-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刺法灸法学在线1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刺法灸法学概述
刺法灸法学的历史发展;第一节 刺法灸法学概述;一、刺法灸法学的定义;刺法;灸法;刺法灸法学:研究刺法、灸法等的原理及其
临床使用方法的学科。
;刺法灸法学的特点;刺法与灸法的关系;二、刺法灸法学的内容特点;三、刺法灸法学的内容范围;(一)针刺技术;(一)毫针;(二)三棱针
皮肤针
皮内针
火针
芒针;三棱针:放血、挑刺;皮肤针:扣刺皮肤;皮内针:埋针;火针:火烧红针尖,刺入腧穴;芒针:深刺,透穴;(二)灸法技术
1、艾灸法
以艾绒为灸材施灸的方法
艾炷灸
艾条灸
温针灸
温灸器灸
;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温灸器灸;
2、非艾灸法
以艾绒以外的灸材进行施灸的方法
灯火灸
非艾灸法 药线灸
药笔灸
;(三)耳针、头皮针、腕踝针
; (四)腧穴特种治疗技术
采用电、光、声、磁、热和药物刺激腧穴以防治疾病的针灸技术。
;四、刺灸法在针灸学术中的地位; (二)针灸感应的获得
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
《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吹云。”
;(三)不同的针灸方法可影响腧穴的主治功用;
(四)针灸处方,以穴法和刺灸法
为主要内容
穴法:即腧穴的部位、性质、取定和配
伍方法,为针灸处方的第一要素。
刺灸法:即针灸技术的实施和治疗方法
选择的组合,为针灸处方的第
二要素。
;第二节 刺法灸法学的历史发展;一、针法的历史发展;1.砭石的应用
《说文解字》:“砭,以石治病也。”
;砭石;
2.九针的创制
《灵枢·九针十二原篇》
鑱(音蝉)针; 圆针;
鍉(音低)针;锋针;
铍(音披)针; 圆利针;
毫针; 长针; 大针。
;九针; 九针的创制与使用,大约开始于青铜器时代,最早记载于《内经》,直至公元1315年在《济生拔粹》中始见图形。1968年在河北省满城县西汉刘胜墓(葬于公元前113年)出土了4根金针和5根残损银针,经考证认定是九针中一部分实物。
九针的创制为刺法理论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针具的发展;(二)针灸手法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内经》《难经》奠定了针刺手法的基础
(1)《内经》针法
以大量篇幅论述了针刺手法和操作技术。
首先提出“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的针刺治疗原则。
;(2)《难经》针法
对针刺操作,进一步强调左右手配合行针。
对营卫补泻、提插补泻、子母补泻等方法
的应用,尤有重要阐述。
;2.针刺手法在金元明时期的昌盛发展
窦汉卿《针经指南》
提倡寒热补泻和手指补泻、十四字手法等。
泉心石《金针赋》
对十四字手法加以总结继承,倡“治病八法”、“飞经走气”四法。
;(3)杨继州《针灸大成》
集诸家针刺手法之大成。
如“十二字手法”、“下手八法”
杨氏补泻手法分层而施。
;二、灸法的历史发展
(一)灸法的起源
1.火的应用是灸法之本
2.灸以艾火为源
;灸法的起源;灸法的发现;(二)灸法的盛行
1.先秦时代的灸法
《孟子?离娄篇》:“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2.《黄帝内经》中的灸法
《素问?汤夜醪醴论》:“必齐毒药攻其中,镵石???艾治其外。”
《灵枢?官能》:“针之不为,灸之所宜。”
3.魏晋至唐宋是灸法盛行的时期
; (三)灸材的多样性
1.掺药的艾灸法
2.其他灸材为主的灸法
(1)硫黄灸
(2)黄腊灸
(3)桑枝灸
(4)桃枝灸
(5)药捻灸
(6)药锭灸;施灸材料的发展;(四)灸法的多样性
1.艾炷直接灸
(1)艾炷的形状
(2)艾炷的计量方法
(3)施灸的壮数
2.艾炷间接灸
3.艾条灸法
4.灸器灸法
;灸法的多样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课标版):细胞工程.docx
- 年高考第一轮复习系列系列:专题实词和虚词易错点.docx
- 年高考第一轮复习系列系列:专题正确书写规范汉字.docx
- 年高考第一轮复习系列系列:专题正确使用标点符号.docx
- 年高考第一轮复习系列系列:专题病句.docx
- 年高考第一轮复习系列系列:专题语言表达.docx
- 广东中考必备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专题一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pptx
- 广东中考必备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专题五 推动人类进步的科技成就.pptx
- 广东中考必备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专题三 中外重大改革.pptx
- 广东中考必备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专题四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pptx
最近下载
- 迅达3300AP电气原理图(中文精简版).pdf VIP
- (精品)《雨人》中英文台词剧本完整版.docx VIP
- 2025-2026学年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2024)岭南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上市公司应对证券民事索赔100问.pdf VIP
- 【继续教育】水质PH(每日一练).pdf VIP
- Lenovo联想 服务器 ThinkServer TS560 说明书.pdf
- Q/GDW 364-2009《单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doc VIP
- 社会保障学 高教版 第16章--扶贫开发.ppt VIP
- 《2和5的倍数的特征》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pptx VIP
- 甜梦口服液与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对比.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