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代主要文体.pdf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主要文体

古代主要文体 我国古代主要文体按照押韵与否可分为散文和韵文两大类,其中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 体文章可统称为散文;韵文指的则是有韵的文体。它讲究格律,且大多数要使用同韵母的字 作句子结尾,以求押韵。两个大类下又包括一些具体的文体。 一、散文 1. 说 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 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如韩 愈《师说》,周敦颐《爱莲说》等。 2. 记 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文言文标题中的“……记”,相当于现代文“记……”的形 式。这类文章大多属于游记,用来记叙旅途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面貌、风土人情、山 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也有一部分是普通的叙事性散文或者“杂记”。如范仲淹《岳阳楼记》, 欧阳修《醉翁亭记》等。 3. 铭 铭可以分作两类。一类是沿着器物之铭发展下来的述功纪行的文字,有时也用于警戒勉 励,如扬雄的《鼎铭》、刘禹锡的《陋室铭》等;一类是埋于地下记述死者生平事迹的,也 就是所谓墓志铭,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等。 4. 表 表,就是“奏表”,又称“表文”,是臣属给君王的上书。表虽是古代的一种公文,但有 些表文,内容充实,语言简洁明畅,特别是表文与其他一般上书奏状不同,常含有表志陈情、 诉说心曲的意思,因此,某些写得好的表文,就成为我国古代散文的名篇。如诸葛亮《出师 表》,李密《陈情表》等。 5. 书 “书”,即信函。如手书、家书等。古人的信函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 性文体,多记事陈情。较有名的有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林觉民的《与妻书》等。 6. 志 “志”,指记事的书或文章。志与记一般都用来记事,但志倾向于记载事情的发生、演 变、过程,比较客观地记载事情的整体,如《三国志》,各地的方志等。 7. 序 序,即“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或正文之前的文章,如《兰亭集序》。古代 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做“赠序”,内容多是对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 辞,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即是作者写给同乡晚辈的赠序。还有一种是写在诗歌前面的 序,叫“诗序”,如著名的《毛诗序》。 二、韵文 1. 诗 诗,又称诗歌,乃文学之祖,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学体裁之一,也最为我们所熟知。 是一种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 律的文学体裁。 诗可分古体诗与格律诗两类。古体诗在句式上有四、五、六、七言、杂言等,用韵和篇 幅较为自由, 在文体上有的有“吟”、“歌”、“行”等作标志。如《诗经》、《楚词》、《茅屋 为秋风所破歌》等。格律诗又称近体诗,在规格、音韵有上有严格要求,其中又有绝句(每 首四句)和律诗(每首八句)的分别。 2. 赋 赋是一种起于战国,盛于两汉的押韵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性质。 以“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为手段,或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或以“颂美”和“讽喻”为 目的,多用铺陈叙事的手法。如司马相如《子虚赋》、杜牧《阿房宫赋》、苏轼《赤壁赋》等。 3. 词 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到了宋代,进入其发展的盛时期。词又称“长短句”、 “曲子词”、“诗余”。每首词都有词牌,不同的词牌,段数、句数、字数不同,平仄的规定 也不同。从字数上看,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其中较常见的词牌名有《菩萨蛮》、《蝶恋 花》、《浣溪沙》等等。 4. 曲 曲又由词蜕变而来,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它虽有定格,但并不死板,允许在 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 的灵活性。曲包括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和杂剧两大类。 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其成就便主要在元杂剧方面。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