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地震勘探的野工作简介.ppt

  1. 1、本文档共1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震勘探的野工作简介

二、道间距选择及空间假频的概念 道间距:排列上各检波器之间距离。 导致同一层有效波追踪、辨认的可靠性受到影响。 野外工作量增加。 过大: 过小: 选择应以在地震记录上可靠辩认同一有效波的相同相位为原则。能否可靠辩认同一相位,取决于有效波到达相邻检波器的时差所记录有效波的视周期及其它波对有效波的干扰程度,如有效波视周期为T。 适当选取: 选择原则:应使 ,能可靠地辨认有效波的相同相位。 考虑到有效波视速度 ,通常把道间距的最大限度定为 为了能同时可靠地追踪、对比深度和浅层反射波, 应以浅层反射波为 作为标准来选择(浅层Va小)。 在不影响可靠对比前提下,可通过试验,把选择得尽可能地大一些。35—50米,甚至70米,可以提高工效。在地震地质条件复杂、波形不稳定、干扰背景大,就要缩小道间距才能保证对比可靠性。 确定后,排列长度 也就确定了(n为仪器的地震道数) 例:已知波长F,波速为V, ,求入 按空间取样确定 。 沿测线布置接收点,则激发点设在与测线交叉线上,适当选择激发点矩和接收点矩,可获得几条沿平行测线方向的多次覆盖测线,也即形成一个地下共反射点条带。 a:宽线剖面: b:弯线技术: 在地表地形比较复杂地区,常常不能把测线布置成直线,而不得不适应地形的特点而布置成弯曲的测线,另外为了获得3D地震资料,也可在一块面积上把测线布置成非直线形式,沿弯曲测线采用多次覆盖进行观测,也可获得在测线两旁分布的共反射波带。 炮点排列与检波点排列相互垂直,间距相等,形成一个反射点呈面积分布的网格。 面积型 通过地面接收点与炮点布置的关系,使地下反射形成一定面积分布和一定的网格密度。 a.十字交叉排列: A B激发点线(接收)C D接收点线(激发) 如图: 最后可测分布在正方形OPMN内的反射点网格。 激发点与接收点布置在测线两端而组成较大的炮检矩,浅层反射有较大损失,由于是一次覆盖,对压制多次反射不利。 适当安排A B,C D位置,可将反射点网格面积覆盖在需要了解的地段或不能进行野外工作的面积内。 缺点: b.环线排列: 激发点和接收点沿环线布置可获得所围面积内的反射点。 覆盖次数不均匀,反射点网格密度不均匀。 优点: 这种布线方式能沿着许多封闭的相互连接的有利线路进行工作。 缺点: 将多道检波器等间距地分布在若干平行线上(线距可选与检波点距相同),穿过检波线中央布置激发点线。改变检波线的排列方式和激发点线距离可以形成不同的覆盖次数。(举例 4炮 6线) c.栅形排列: 如图: 目前这种3 D观测系统在我国各油田采用较普遍,也称线束状观测系统。(该系统由多条平行的接收排列和垂直的炮点排列组成) 然后垂直于原滚动方向整个移动炮点排列和接收排列,重复以上步骤,进行第二束线、第三束线······的施工,直到完成整个探区面积的观测。 野外施工时,一排炮点逐点激发后,炮点排列和接收排列同时沿前进方向活动,再进行下一排炮点的激发,直到完成整条线束面积。 在估算这种3 D观测系统的覆盖次数时(先按2 D直线观测计算覆盖次数的方法分别计算X方向的覆盖次数和y方向的覆盖次数),先解为2个方向的覆盖次数 ,最终为覆盖次数N= 如图: S:单边炮为1,双边为2 (和2D情况一样) M:排列线上道数 :炮点所移动距离 为工区总的覆盖次数 Y方向的覆盖次数,在炮点有规律的排列情况下(各炮间隔相同) L:排列线条线 :爆炸线上炮间距(以排列线间距为单位)的数目计算。 第四节 地震波的激发 在地震勘探的野外工作中,第一步是要用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对地震波的激发有一些基本要求。为了适应各种地表条件及具体工作方法的特点,所用震源及激发方法又是多种多样的。 2:使地震有效波具有较强能量,显著的频谱特性和较高的分辨能力,便于记录有效波。 震源 目前以炸药震源为主 1:对激发的地震波首先要发足够强的能量。 一、在激发要求 二、陆上用炸药震源 从20年代~现在,地震勘探方法一直采用炸药为主要震源。 炸药震源 以炸药为主要材料,用雷管引爆,产生脉冲尖锐,频率范围较宽。 具有较强能量。 优点: 共同点: 井中爆炸、水中爆炸、坑中爆炸,以井中爆炸的效果最好。 不同点: 普通炸药震源,一般要钻炮井,起爆时有相当一部分能量消耗在岩石破碎上。爆炸索,埋深?0.3—0.6米,不需炮井,但如掩埋不好,易引起气爆记录造成干扰。 首先说一下炸药要求: 1、炸药要求对激发条件选择 ① 激发方式: ② 激发岩性选择: a):激发岩性:在潮湿坚硬的岩石中爆炸,脉冲尖锐,能

文档评论(0)

linjuanr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