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沪科版高二上10.2《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ppt

2013沪科版高二上10.2《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测定实验 CuSO4· x H2O 泥三角 坩埚 坩埚钳 干燥器 (常用干燥剂:无水氯化钙、硅胶) 常用于精密度不高的称量,一般能准确到  0.1克。 电子天平,能精确到0.001克 托盘天平 一、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原理 CuSO4·xH2O 实验原理 ? ? ? ? ? ? ? ? CuSO4· xH2O CuSO4 + xH2O 硫酸铜晶体质量m1 无水硫酸铜质量m2 X = m1 - m2 18 m2 160 化学反应 所测数据 计算公式 (1)研磨:将硫酸铜晶体研碎 (2)称量:准确称量一干燥洁净的瓷坩锅质量(m0) 称量瓷坩埚+硫酸铜晶体的质量(m1) (3)加热:加热至蓝色晶体全部变为白色粉末 (研钵) (电子天平、瓷坩埚、坩埚钳) (酒精灯、铁架台、铁圈、泥三角、玻璃棒 ) (以防止加热时硫酸铜晶体发生飞溅) 二、实验方案与步骤 (4)冷却后再称:在干燥器内冷却后,称量瓷坩埚+硫酸铜粉末的质量(m2) (5)再加热:把盛有硫酸铜的瓷坩埚再加热,再冷却 (6)再称重:将冷却后的盛有硫酸铜的瓷坩埚再次称量 (7)计算:根据实验测得的结果进行计算 恒重操作:二次或二次以上加热、冷却、称量,直到连续两次称量的结果相差不超过0.001g为止。 注意事项: (1)称量前研细 (2)小火加热并搅拌 (3)在干燥器中冷却 (4)不能用试管代替坩埚 (5)加热要充分但不能过头 (6)称前坩埚要干燥 ? ? ? 数据记录表设计 ? ? ? ? ? 名 称 第一次 第二次 瓷坩埚质量(m 0克) 瓷坩埚 + 硫酸铜晶体质量(m 1克) 瓷坩埚 + 无水硫酸铜质量(m 2克) 硫酸铜晶体质量(m 1 -m 0) 无水硫酸铜质量(m 2 -m 0) 结晶水质量(m 1 -m 2) X的值(精确到小数2位) 实验平均值 三、误差分析 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 实验测定值- 5 5 *100% 实验测定值- 5 理论值——5 合理测定值范围:4.90~5.10 为了减少偶然误差,可采用多次平行实验求平均值的方式来解决 平行实验:在相同条件下,作多次测定取其平均值 1、本实验偏大的可能原因: (1)称量的坩埚不干燥 (2)晶体表面有水(潮解) (3)加热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晶体部分 变黑 (4)加热过程中有少量晶体溅出 (5)晶体含有易挥发性杂质 2、偏小的可能原因: (1)晶体不纯,含有: ①不挥发性杂质 ②受热不分解的杂质 ③受热虽分解但不产生挥发性物质的杂质 (2)晶体未研磨成细粉末(加热时内部水没有完全除去) (3)粉末=未完全变白就停止加热 (4)加热后在空气中冷却 (5)两次称量误差大于0.001克 3.不影响的原因: 坩埚上含有不挥发性(除不去的)杂质 (3-2) X= 160×(m1-m2) 18×(m2-m0) 能引起误差的一些操作 因变量 x值 m(H2O) m(CuSO4) 称量前坩埚未干燥 晶体表面有水 晶体不纯,含有不挥发杂质 坩埚内附有不挥发杂质 偏大 偏大 偏大 偏大 偏大 偏小 无影响 〔探究与深化二〕 (3-3) 能引起误差的一些操作 因变量 x值 m(H2O) m(CuSO4) 固体未完全变白就停止加热 加热时间过长,部分变灰色 加热过程中有少量晶体溅出 加热后在空气中冷却称量 两次称量差超过0.001g就停止加热 偏小 偏小 偏小 偏大 偏小 偏大 偏小 偏小 偏小 偏小 X= 160×(m1-m2) 18×(m2-m0) 偏大 偏大 偏大 偏大 偏大 * * * *

文档评论(0)

beifangl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