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1《长恨歌》课件.ppt

2018-2019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1《长恨歌》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逃蜀途中 :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在蜀地,面对着青山绿水,还是朝夕不能忘情,蜀中的山山水水原是很美的,但是在寂寞悲哀的唐玄宗眼中,那山的”青”,水的“碧”,也都惹人伤心.这是透过美景来写哀情,景色愈丽,心情愈哀,使感情又深入一层。行宫中的月色,雨夜里的铃声,本来就很撩人意绪,诗人抓住这些寻常但是富有特征性的事物,把人带进伤心、断肠的境界,再加上那一见一闻,一色一声,互相交错,在语言上、声调上也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愁苦凄清,这又是一层。风声,雨声,铃声,清晰入耳,声声扰人心绪,撩人愁思。 ——借景抒情  还都路上: “天旋地转回龙驭,至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还都路上,“天旋地转”,本来是高兴的事,但旧地重过,玉颜不见,不由伤心泪下。叙事中,又增加了一层痛苦的回忆。于快乐中写悲情,愈见情悲。 ——叙事见情 还宫之后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诗人是如何表现长恨的? 赐死贵妃时  欲救不得,眼流泪心流血,矛盾痛苦 逃蜀途中  见月伤心,闻铃断肠,寂寞悲苦 还都路上   不见玉颜,踌躇不去,追怀忆旧 还宫之后   物是人非,睹物思人,触景生情 道士觅魂   上穷碧落下黄泉,遂教方士殷勤觅 分析叙事诗中的人物形象——唐玄宗 由此可见,诗人笔下的唐明皇虽是一个迷色误国的荒唐君主,然而作为一个人,他也有着普通人的真情。这种忠贞的爱情哀婉缠绵,读来颇为感人,令人回肠荡气。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唐·鱼玄机 杨女之长恨 文中哪些诗句表现了杨贵妃的痴情? 透过这两个人物形象,你认为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讽喻主题; 爱情主题; 双重主题。 探讨主旨 陈鸿作本篇和白居易作歌写作意图:“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以美色为惩戒),窒乱阶(堵塞祸原),垂于将来(使将来的人也知道)。” * * “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施为越国忍辱负重,忠义;(春秋战国) “环佩空归月夜魂”的昭君为和平远嫁匈奴,大义;(宋代) “惊魂宛转掌中身”的貂蝉为除董卓巧计离间,正义;(东汉) 这三位虽身为巾帼却做出了不让须眉的历史贡献,人生可谓悲壮!而“云想衣裳花想容”的玉环呢,她简单而多情,结局悲惨,一场倾国恋,一曲长恨歌,留给人们的是无尽的忧伤和缠绵。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李商隐《马嵬》、 苏轼《荔枝叹》、 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洪昇《长生殿》 白居易的《长恨歌》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学习目标: 1、了解白居易及其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2、把握这首诗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旨。 3、学习本诗在叙事、写人、写景、抒情上的艺术技巧。 知人论世 白居易(772-846),字 ,晚居香山,号 ,祖籍山西太原,出生于河南新郑,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与李白、杜甫齐名,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白居易28岁一举中了进士,44岁之前在仕途上一帆风顺,因此这一时期的作品以“讽喻诗”为主,35岁写的《长恨歌》 。815年因造谣中伤被贬为江州司马。从此过上了“独善其身”的生活,“感伤诗”代替了“讽喻诗”,如《琵琶行》。另著有《白氏长庆集》。 白居易去世后,连唐宣宗都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乐天 香山居士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10岁对句 16岁扬名 关于白居易的小故事 知人论世 相传白居易三岁时就开始念诗,五岁就写出许多首诗,至九岁时,已经能掌握诗的韵律,且善于对句了。十岁生日那天,亲朋好友都来祝贺。饭后,其舅父叫白居易到堂上对句: “曹子建七步成诗。”   白居易稍一思索,便有了腹稿,但他故意默然不语。舅父以为他对不上来,取笑他道:“神童神童,今日如虫。”白居易笑着说:“我早已对上,只未说出而已。”众人

文档评论(0)

kboo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