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的世界关于霍克海默、阿多诺对“文化工业批判的一点思考.doc

标准化的世界关于霍克海默、阿多诺对“文化工业批判的一点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标准化的世界关于霍克海默、阿多诺对“文化工业批判的一点思考.doc

标准化的世界 关于霍克海默、阿多诺 对“文化工业批判的一点思考 论文关键词:文化工业标准化启蒙个性的虚假商品化 论文 改革、开放的中国,文化界也开始面临诸 多难题,我们应该从“文化工业”理论中得到某些启示。 本文旨在通过对霍克海默、阿多诺对文化工业的批判理论 的一点研究,来更清楚的理解在垄断资本主义下的文化工 业的机制和目的,以及对他们对于文化工业彻底的批判的 一点思考。 “文化工业” 一词,最早是由法兰克福学派两个代表 人物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194 7年在阿姆斯特丹出版的(启 蒙的辩证法》((文化工厂》)中为揭露其反大众的含义而运 用的。1938年,阿多诺受到己经移民美国的霍克海默的邀 请,加盟同样“移民”到美国的法兰克福社会科学研宄所。 由于对音乐的爱好,阿多诺更关注文化与社会的关系。在 美国期间,阿多诺亲身经历了大众文化的兴起,流行音乐 和大众传媒成为了阿多诺的思考对象,他提出的“文化工 业”概念己经成了当代西方文化批评理论中的一个经典概 念。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指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电影 和广播不再需要作为艺术。事实上,他们根本不是企业, 而转变成了连它有意制造出来的废品,也被认可的意识形 态。它们称自己为工业”。(1)这种工业不仅是“工艺学的’ 而且更主要的是,它时刻利用自身媒体的技术优势及其商 业背景进行“公开的欺骗”,从而使大众获得一种“摆脱思 想的解放”。“文化工业”指的是大众传播或批量化规格化 生产的文化,就是把政治、经济、文化因素都纳人到同一 体系中,按照精心设计出来结构,来生产产品的机制。因 此,所谓“文化工业”首先指的是文化产品的标准化。 “现在一切文化都是相似的”在垄断下的所有群众文化都 是一致的,它们的结构都是由工厂生产出来的框架结构。 这种“从宏观上和微观上所表现的统一性”渗透了文化生 产的各个方面,“总是在无数的地方为满足相同的需要提供 标准产品”。(Z)当然,从表面上看,文化产品也是五花八 门,色彩缤纷,不过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认为这是“编制” 出来的虚假个性,因为这种文化生产的模式在根本上就决 定了 “最终在机械上不同的产品总是证明是相同的”。(3) 它们的奥妙恰恰在于这种看起来的差异一以个性掩盖其真 实的标准化,让人们上钩受骗。“标准化”的结果,文化工 业产品购买者或者消费者也就被类型化了。“每个人似乎是 自发地按照他事先通过象征确定的‘水平’来衡盘作品的, 按照为他们那种类型的所生产的群众的作品范畴来衡量作 品”。(4)香克海默和阿多诺的眼里,统计学意义上的接收 者差别是客观存在的,但这与其说是因为消费者的不同带 来文化产品的类型化,不如说是文化工业对受众“水平” 的象征性确定并故意夸大之间的差别,导致了受众“受到 更加完美无缺的训练”。(5)从而使他们对号人座。在这个 意义上说,大众的需要是文化工业制造出来的。“千百万人 参与了文化工业强制性的再生产过程,文化生产类同于工 艺生产。正是这样,人类文化发展到现在成为了 “第二自 然”不是人类来支配,反而,人类受其支配。受众接受着 千篇一律、不断重复的教育,犹如钟摆一样有规律的摆动。 悲哀的是,文化工业不只是生产出标准化的产品,也 生产出了标准化的消费民众,而有怎样的消费群众就会再 生产出怎样的产品,这是一种恶性循环,这也是文化工业 刻意导向的结果,这才有利于文化工业的经营和运作。“这 种供应的标准,最初是由消费者的需求决定的,因此它是 毫无阻碍地被接受的。事实上,支配和反过来起作用的需 求,是一个循环的圆圈,在这个圆圈中,越来越密切地聚 集成了体系的统一性”。(6)通过文化工业对人们的意识过 滤,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被“再现为整个社会所需要塑 造出来的那种样子”。(7)大众文化在闲暇时间内操纵广大 群众的思想和心理,过滤人们超越现实社会制度的反叛性 意识,培植支持统治和维护现状的顺从意识,巩固现存的 社会秩序,因此是一种巩固现行秩序的“社会水泥”。 “文化工业”生成实质上表明了在现代资本主义条件 下“启蒙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倒退”,他们认为,“启蒙理性 之所以走向这一步,是因为,在启蒙精神那里,理性成了 用来制造其它一切工具的一般工具。启蒙理性为了达到对 自然的统治,追求知识的普遍性和统一性,它消除事物质 的差异,而把一切都归到了纯粹的量。数字成了启蒙的规 则,从而把思维与数学混淆起来,剥离了知识自身所具有 的意义。启蒙精神在依靠知识对自然的统治过程中,技术 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技术成为知识的本质。技术不仅成 为统治自然的工具,而且成为了人统治人的工具。这样, 启蒙理性对自由、公正、平等的追求却导致了对人性本身 的压抑和扭曲,甚至为了效力于现存制度而疯狂欺骗群众 的。”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看来,所谓启蒙精神就是“想消 除神话,用知识来代替幻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