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理论压头
泵壳 思考:泵壳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导轮 思考: 为什么导轮的弯曲方向与叶 片弯曲方向相反? 3. 轴封装置 压头:单位重量液体所获得的能量称为泵的压头,用 H表示,单位m。 理论压头:理想情况下单位重量液体所获得的能量称 为理论压头,用HT表示。 理论压头:理想情况下单位重量液体所获得的能量称为 理论压头,用HT表示。 液体在高速旋转的叶轮中的运动分为2种: 根据余弦定理可知: 则 称为管路特性方程,它反映在特定的管路中,液体所需压头(He)与流量(Qe)的关系。这种关系只与管路的布置条件有关,而与泵的性能无关。将其关系标绘在H~Q坐标图上,即为管路特性曲线,为一抛物线型。 例:用离心泵向密闭容器输送清水,管路情况如图。贮槽A和密闭容器B内液面恒定,位差20m。管路系统为:管径φ114×4mm,管长(包括所有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150m,密闭容器内表压9.81×104Pa,流动在阻力平方区,管道摩擦系数0.016,输水量45m3/h。求:(1)管路特性方程;(2)泵的升扬高度与扬程;(3)泵的轴功率(效率为70%,水的密度1000kg/m3) (2)泵的升扬高度与扬程 泵的升扬高度即ΔZ,值为20m。泵的扬程由管路特性方程计算: (3)泵的轴功率 kW 七、离心泵的工作点 当离心泵安装在一管路中时,泵所提供的压头与流量,必然和管路所要求的压头与流量相一致才能工作,因此同时满足管路特性和泵特性的点称为泵的工作点。在H-Q图中即为管路特性曲线和泵特性曲线的交点M,M点表示了离心泵在特定管路中实际能输送的流量和提供的压头。 例:用离心泵将水库内的水送至灌溉渠,假设两液面恒定且位差12m。已知管路压头损失Hf=0.5×106Qe2,特定转速下泵特性方程为H=26-0.4×106Q2(Qe、Q单位均为m3/s),求每天送水量。 解: 八、离心泵的流量调节 当选好的泵在管路提供的流量符要求或者生产任务变动时需进行流量调节,其实质是改变泵的工作点。由于泵的工作点由两条特性曲线所决定,因而改变其中之一或者同时改变即可实现流量的调节。 ①改变阀门开度 通过改变管路特性曲线来改变泵的工作点。方法是在泵出口管路上装一调节阀,改变阀门开度,将改变管路的局部阻力,从而使管路特性曲线发生变化,导致泵的工作点随之变化。 优点:调节流量,简便易行,可连 续变化 缺点:关小阀门时增大了流动阻 力,额外消耗了部分能量, 经济上不够合理。 如阀门关小时,管路的局部阻力加大,管路特性曲线变陡,工作点由M上移至M1点,流量由Q降至Q1。反之,流量增大。 Q1 M1 Q M H Q ②改变泵的转速 改变泵的转速,实质是改变泵特性曲线。 泵转速增加,泵特性曲线上移,工作点随之由M上移至M1,流量由Q增大到Q1。 优点:较经济,无额外能量损失, 缺点:因需要变速装置或价格昂贵的变速原动机,故改变困难,且难以做到连续调节,一般很少采用。 M Q H Q Q1 M1 答:理论压头实际上是包括动压头和静压头, 从一方面来说前弯叶片能产生最大的理 论压头,但由于它产生的压头中动压头 的比例较静压头大,也即能量损失会增 大,为了获得较高的能量利用率,我们 在实验设计中都采用后弯叶片(即β2 90°)。所以后弯叶片中的静压头占的 比例比动压头大。 三、离心泵的性能参数与性能曲线 ㈠、离心泵的性能参数 1、流量(Q) 泵在单位时间内排送到管路系统的液体体积 (m3/h 、 l/s) 2、压头(扬程) H (m) 理论压头可用理论基本方程计算,但在实际液体中,由于泵内的流动不可能理想化,像轴向涡流流动阻力等都会影响泵的实际压头。至今还不能从理论上来计算泵的实际压头,离心泵的基本方程式也只能提供给我们的分析影响离心泵性能的一个参考依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实际压头肯定比理论压头要小。离心泵的实际压头由实验来实测得出。 3、效率η(%)和轴功率N(kW) η=Ne/N 由于能量损失的不同而使泵的效率不同. 离心泵的能量损失包括以下几项: ①容积损失:由于泄露所造成的损失,泄 漏点很多。如:密封环、轴封等。 ηv ②机械损失:由于机械接触而产生摩擦, 也会造成能量损失。如:泵轴与轴承之 间等。ηm ③水力损失:粘性流体内摩擦以及流体相 互冲击,环流等产生的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最新:2024湖北省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及医保支付目录(完整版) .pdf VIP
-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
- 【桂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五下 第6课《购物的学问有趣的购物体验》课件.pptx VIP
- 深刻领会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2025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docx VIP
- m埋地钢管结构计算1.0.xls VIP
- VTE相关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5年 河南统招专升本 公共英语 真题及参考答案.pdf VIP
- 《肿瘤治疗相关心功能不全防治与管理专家共识》解读(2)(1).pptx VIP
- 为爱痴狂 钢琴独奏版 钢琴谱五线谱.pdf VIP
- 机床夹具拆装与调整实验实验报告模板.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