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疟疾流慢行病学4
疟疾流行病学 夷陵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的范围和内容 1.疟疾的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 2.影响疟疾流行的因素; 3.制定预防控制和消灭疟疾的对策与措施。 研究方法: 一、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通过观察并详细记载所发生的一切→综合归纳→提出假设(假设病因或流行因素)→验证假设。 二、流行病学实验 主要在现场进行,如实施某项抗疟措施后,观察其效果的方法即被看作是实验的方法。 分布 疟疾在世界上的分布非常广泛,但也有一定的范围,其界线大致处于北纬60度和南纬40度线之间。在这个范围以外的地域不发生疟疾的原因,首先是气候条件的限制,疟疾不能发生在最高气温月份平均温度15.6℃以下地区,南北半球最高气温月平均15.6℃等温线相当于北纬60度和南纬40度线。在疟疾可能分布的这条宽阔带状地域内,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地区也是没有疟疾的。海拔高度又是一个限制条件。海拔1000米以上疟疾就少见了,愈高愈少。 临床表现 本病是由雌按蚊叮咬人体将体内寄生的疟原虫传入人体而引起的,临床表现为周期性冷热发作,脾肿大、贫血及脑、肝、肾、心、肠、胃等受损引起的各种综合症。 人类疟疾共有4种,由4种不同的疟原虫引起,即为间日疟、三日疟、卵形疟、恶性疟。 重要性 当前,疟疾仍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无论疟原虫的生物学,疟疾的防治对策和疟疾的诊断都需要加强研究工作,但这些方面的工作都与疟疾流行病学密切相关,流行病学知识对疟疾防治工作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一节 流行因素 1880年疟原虫被发现后,19世纪末,本世纪初又进一步证实按蚊是传播疟疾的媒介,于是疟疾如何从人通过媒介按蚊传给另一个人的途径得到阐明,即疟疾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带疟原虫的患者)、传染媒介(按蚊)和易感者(健康人)这三个环节。 1880年法国军医拉弗兰发现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 1897年英国医生罗斯在按蚊的胃里找到了拉弗兰报告里所描述的那种疟原虫; 拉弗兰、罗斯分别在1907年、190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 一、传染源 现症疟疾病人或无症状带虫者,当其末梢血液中存在配子体而具有传染性时都是传染源。 1.配子体 ⑴ 配子体密度 配子体率和配子体密度随原虫血症上升而升高。 ⑵ 配子体出现的时间 配子体出现的时间早晚随虫种而异,间日疟配子体常在无性体血症2-3天后出现,有时甚至可以与无性体同时出现,而恶性疟原虫则在无性体血症之后7-11天出现配子体。 ⑶ 配子体成熟时间 配子体在末梢血液内存在2-3天后成熟。 2.疟原虫的寿命 一般认为恶性疟多不超过1年, 间日疟平均2年, 3日疟平均为3年。 3.潜伏期 3.潜伏期 间日疟的潜伏期有长短2类,短潜伏期为10-28天,长潜伏期228-443天,恶性疟的潜伏期6-27天,平均11天,三日疟的潜伏期18-35天,平均28天。 间日疟不同的地域株 按照潜伏期和复发形式分为三种类型。 I型也称热带型,表现为短潜伏期和频繁复发,以溪桑株为代表,见于越南、老挝、柬埔寨和马来西亚等地; II型也称温带型,表现为短潜伏期和远期复发,以美国的伊丽莎白株为代表; III型也称北欧型,表现为长潜伏期,初发后有一组间歇较短的复发,然后又经一长潜隐期而再次复发,见于苏联和北欧。 过去认为我国间日疟属II型,并已在江苏、辽宁等10多省发现长潜伏期。近年来大量人工感染试验表明,潜伏期可长可短,似不存在生物学上稳定的长或短的潜伏期虫株。潜伏期的长短与所接种的子孢子量有关,接种量大,表现为短潜伏期,子孢子接种量少,出现潜伏期有长,有的短。从临床流行病学上看,仍然可以有长潜伏期与短潜伏期之分。 疟原虫的抗性 随着抗疟药的使用,有些恶性疟和间日疟的地域株已经表现出一对抗疟药有不同程度的抗性。我国海南岛、云南等地的部分恶性疟已表现出对氯喹的抗性。 二、传播途径 1.经按蚊传播 2.输血感染 输血性疟疾。 3.母婴传播 先天性疟疾。 4.罕见的情况下,经针头或注射器不洁等均可感染。 传播媒介 全世界400多种按蚊中有67种可以自然感染子孢子,另外28种在实验条件下对疟原虫敏感。但是,在疟疾传播中起重要作用的按蚊只有27种。每个地理区域一般有1种媒介,最多有3-4种按蚊是传疟媒介。在我国,50余种按蚊中较重要的传疟媒介有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微小按蚊、大劣按蚊等4种。 作为传疟媒介必备条件 a. 必须是经常吸人血的; b. 寿命必须长于子孢子增殖期; c. 必须具有维持传播的种群数量; d. 对疟原虫具有敏感性。 1.叮人习性 叮人习性包括叮咬频率和嗜血习性。 叮咬频率取决于温度,一般每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