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物遗上传学12
第13章 药物遗传学 Chapter 13 Pharmacogenetics 案例13-1 患者1张某,男,28岁。临床诊断为双肺浸润型肺结核进展期。强化期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盐酸乙胺丁醇,常规剂量每日给药;巩固期用异烟肼、利福平,常规剂量间日给药。在规律治疗约3周后痰结核菌检查方转为阴性。治疗1月余后,出现右上腹不适、腹胀等肝功能损害表现。异烟肼血浆半衰期约为70分钟。 患者2李某,男,31岁。临床诊断亦为双肺浸润型肺结核进展期。治疗1周半后痰结核菌检查即为阴性。治疗近2个月时出现双下肢远端对称性分布的深、浅感觉减退等多发性神经炎表现。异烟肼血浆半衰期约为200分钟。 不同个体对某些药物可能产生不同的反应,甚至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称为个体对药物的特应性(idiosyncracy); 药物作用受多因素影响;遗传因素是药物代谢个体差异的决定因素。 药物遗传学(pharmacogenetics):又称药理遗传学,是药理学与遗传学相结合发展起来的边缘学科。主要研究机体的遗传因素对药物代谢和药物反应的影响,特别是遗传因素引起的异常药物反应。 Contents 药物的代谢过程: 药物 膜蛋白转运 吸收 与血清蛋白结合运输 分布 与靶细胞(受体)相互结合 生物转化(降解、解毒---) 一系列酶促反应 排泄 一、异烟肼(isoniazid,INH)代谢 快灭活者(rapid inactivator):口服后,药物可被较快灭活,血浆半衰期为45~110min。 慢灭活者(slow inactivator):口服后,药物灭活缓慢,可在血中维持较长时间的高浓度水平,血浆半衰期为2~4.5h。 N-乙酰基转移酶 基因簇定位 :8p21.1 – p23.1 快灭活者:RR 慢灭活者:rr (酶缺陷) 杂合子:Rr(中等水平乙酰化 灭活速度) N-乙酰基转移酶基因簇 NAT1: 催化芳基胺药物的N-乙酰化。 NAT2: 催化异烟肼等药物的乙酰化;可发生不同形式的点突变,致N-乙酰基转移酶不稳定,活性降低,成为慢灭活型。 ANTP:假基因 异烟肼乙酰化速度对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影响 治疗效应方面: 快灭活者异烟肼血浆浓度较低,痰菌消失慢,易出现耐异烟肼菌株。 乙酰化快慢对结核病治疗效果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治疗方案。 案例13-1 患者1张某,男,28岁。临床诊断为双肺浸润型肺结核进展期。强化期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盐酸乙胺丁醇,常规剂量每日给药;巩固期用异烟肼、利福平,常规剂量间日给药。在规律治疗约3周后方转为阴性。治疗1月余后,出现右上腹不适、腹胀等肝功能损害表现。异烟肼血浆半衰期约为70分钟。 患者2李某,男,31岁。临床诊断亦为双肺浸润型肺结核进展期。治疗1周半后痰结核菌检查即为阴性。治疗近2个月时出现双下肢远端对称性分布的深、浅感觉减退等多发性神经炎表现。异烟肼血浆半衰期约为200分钟。 N-乙酰基转移酶 案例13-1 患者1张某,男,28岁。临床诊断为双肺浸润型肺结核进展期。强化期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盐酸乙胺丁醇,常规剂量每日给药;巩固期用异烟肼、利福平,常规剂量间日给药。在规律治疗约3周后方转为阴性。治疗1月余后,出现右上腹不适、腹胀等肝功能损害表现。异烟肼血浆半衰期约为70分钟。 患者2李某,男,31岁。临床诊断亦为双肺浸润型肺结核进展期。治疗1周半后痰结核菌检查即为阴性。治疗近2个月时出现双下肢远端对称性分布的深、浅感觉减退等多发性神经炎表现。异烟肼血浆半衰期约为200分钟。 慢灭活者 埃及人:83% 美国人:50~55% 黄种人:5~20% 爱斯基摩人:5% 案例13-2 患者王某,女,39岁,以“右附件区占位”入院。入院后在全麻下行腹腔镜右输卵管切除、盆腔粘连分离术。用常规剂量咪达唑仑,芬太尼,异丙酚,琥珀酰胆碱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安氟醚维持麻醉,阿曲库胺维持肌松。手术顺利。但术后25min患者呼吸幅度仍小,意识未清醒。近lh,患者清醒,呼之睁眼,握力、垂头试验(一),静脉注射新斯的明1mg,10min左右无好转。经过重新机械通气等处理,患者在术后180min方逐步恢复肌力,能高抬手臂,张口等,呼吸频率达17次/min。术后测得患者丁酰胆碱酯酶活性0.27kU/L(正常值4.9kU/L~11.9kU/L)。 临床诊断:患者为琥珀酰胆碱敏感性。 二、 琥珀酰胆碱敏感性(案例13-2) 丁酰胆碱酯酶(BCHE):3q26.1 – 3q26.2 案例13-3 患儿陈某,男,9岁,因发热4天,面色黄、解茶色尿1天入院。入院前4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