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事业史笔记(详细版).doc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ORD格式整理版 范文范例参考 中新史笔记 (框架+考点版) (参考《中国新闻事业史》丁淦林、《中国新闻通史》刘家林) (加灰底的条目为考过的真题)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1.露布:又称露报。原意指不加封检的、公开发布的文书。在战国时期就有“露布”,是进行宣传鼓动或传播新闻的一种方式。指在帛制的旗子上书写文字,通报四方,大多用来传递军事捷报。古时战场上士兵快马加鞭,高举露布,一路传递捷报,可以说是古代报纸产生以前,时效性、公开性最强的传播媒介。 2.“开元杂报”:开元年间(公元713-741 年),朝廷每日分条发布有关皇帝与百官动态的朝政简报。这种朝政简报被抄寄外地以使朝廷动态在封建阶级内部更广泛地传播。唐人孙樵《经纬集》中的《读“开元杂报”》提到他在襄樊得到数十幅的简明朝政公报的抄件,并称之为“开元杂报”,也是我国最早的封建官报。 3.邸报:又名进奏院状报、朝报、邸状等,是中国古代报纸的统称。指在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统一发布的正式官报。它发源于唐朝的进奏院状报,在宋代开始被称为“邸报”,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至明代,内容更为丰富,还有农事、天象、灾害报道和社会新闻。邸报是封建王朝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内容多为皇帝旨谕、大臣奏章、官吏奖惩和军事战报。 邸报的特征:①内容不同于现代报纸;②形式不同于现代报纸;③发行与传递不同于现代报纸,由朝廷或官方其他机构发布、由水陆驿站传递。 进奏院状:是我国唐朝由进奏官不定期从都城向地方藩镇传发的、介绍朝廷政事动态和各项消息的报纸,是官报的雏形。它的内容主要涉及皇帝活动、诏旨、官吏任免、臣僚章奏和其他军事、政治方面的重要信息。读者主要是各地的藩镇和诸道长官,带有某种上行公文的色彩。其特点是不定期、无报头。 5.“敦煌进奏院状”:现存最古老的报纸,发行于公元887年,是唐僖宗时期,由驻京的归义军进奏院发回给归义军节度使的进奏院状。内容是进奏官员收集、归纳的,具有新闻报道的性质,区别于传统的官文书,且具有“新闻信”的性质。 6.小报:始于北宋,盛行于南宋,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未经官方审查,自行抄传,开创了我国民办报纸的先河。内容主要是:朝廷动态报道,官吏任免消息,皇帝谕旨诏令等。小报的信息灵通,时效性较强,读者范围广,所发表的大多是中枢部门还未公开的“朝廷机事”。小报的发行,突破了官方对新闻传播的垄断和封锁,打破了官方“邸报”的一统天下,满足了一部分士大夫知识分子对朝廷政事信息的需求,是邸报的重要补充。但它触犯了封建统治者的议论朝政之禁,因此不断被查禁。由于邸报的局限和小报的顽强生命力,最终未能禁绝。 7.“定本”制度:指的是经官方审定的邸报样本。实行定本制度,办法是:进奏院将所编报状抄送枢密院,经该院审定,成为一种标准本,据此发抄。进奏官必须根据这一样本进行发报,不得超过范围。“定本”制度起始于宋真宗,一直实施到南宋末年,曾两度取消,都在不久后恢复。“定本”制度加强了当局对邸报的控制,使邸报能够更好地贯彻皇帝和当权派的意图。 8.明清报房与《京报》:《京报》是中国古代报纸发展最成熟的形态,具有报纸由原始形态向近代形态过渡的明显迹象。明朝出现的“报房”,尤其是民间报房的发展,作为独立行业之一的报业,正在形成之中,其雏形已呈现。由政府默许民间自设的报房编辑发行、公开出版的报纸通称为《京报》。 《京报》可以公开出售、公开叫卖和接受订户的常年订阅。读者主要是官僚、士绅、商人。其内容根据“邸报”加以翻版,报纸有了较固定的报头。已经脱离了朝廷邸报的传报范围和组织系统,性质类似于南宋小报。从明代中叶兴起一直到1912年民国成立才陆续停刊,前后存在了400多年,在我国古代报纸发展史上有很大的影响。 第二章 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 1.《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于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由米怜主编的免费赠送的宗教月刊。该刊以传教为宗旨,绝大部分内容是阐述基督教教义,其次是宣讲伦理道德,再次是介绍各国情况,还刊载天文地理等科学知识。语言风格生动平易,通俗易懂。它的创办,揭开了近代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的第一页。 2.《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1833年8月1日由普鲁士传教士郭立士创办于广州,是中国本土上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 形式风格上承继《察》,但内容有明显变化,宗教色彩有所淡化。以介绍西方文化、艺术、哲学、科学技术为重点,着重宣扬“西方文明”。每期刊载新闻,国际新闻居多,也有广东地方新闻,部分转录《京报》,它是最早转录《京报》的近代报刊。同时,也刊载商业信息及介绍西方报纸情况、新闻自由观念的专文。 3.《遐迩贯珍》:创刊于1853年,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为创办人和首任主编。是鸦片战争后香港出

文档评论(0)

smd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