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川地质灾害防灾预案
附件1:
四川省2012年地质灾害防灾预案
为有效防治地质灾害,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四川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规定,结合“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我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制订本预案。
一、2012年全省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一)致灾因素分析。四川省地跨我国二、三级地形台阶,地形高差悬殊,气候复杂多变,地层岩性复杂,褶皱断裂发育、新构造运动活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是我国地质灾害最多的省份之一,具有点多、面广、规模大、成灾快、暴发频率高、延续时间长的特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达3.67万处。地质灾害的分布发育受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的控制,同时与暴雨、地震、人类工程活动等影响因素密切相关。“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我省广大山区特别是地震灾区地质环境条件急剧恶化,加之近年来局地强降雨和各类极端气候频繁出现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爆破、开挖、堆载、切坡等)影响深度和广度的不断加剧,诱发产生新的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频率将更大,防治工作形势更加严峻,防治任务更为艰巨。
(二)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1.降水情况预测分析。根据四川省气候中心预测,预计2012年汛期(5—9月)我省降水量以偏少为主,旱重于涝。其中,四川盆地中东部、川西高原南部降水偏少1—4成,省内其余地区降水略偏多1—2成。5—6月总降水量川西高原大部地区偏多1成左右,省内其余地区偏少2—4成。川西高原大部地区雨季开始期较常年偏早。7—8月总降水量川西高原中北部、盆地西部地区偏多1—2成,省内其余地区偏少 1—3成左右。9月总降水量盆地北部正常偏多,省内其余地区正常偏少。汛期期间,盆地内洪涝总体接近常年,其中东北部及地震灾区洪涝偏重。盆地内个别地区有秋涝。
2.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分析。本次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采用地质环境条件分析和降雨趋势分析相叠加的方法,同时考虑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隐患多、人类工程活动多、防范风险大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后认为,2012年我省汛期由降雨、洪水引发的地质灾害在川西高原大部、川西地区、盆地东北部、北部及地震灾区偏重,其余地区与常年接近。今年我省地质灾害高发期为6月至 9月。另据四川省气候中心预测,2012年我省盆地东北部地区和盆地西北部地区在汛期将会出现3—4次阶段性强降水过程,洪涝较常年偏重,强降水过程也是我省地质灾害高发期。
二、地质灾害防治重点
(一)重点防范时期。我省地质灾害发生受降雨影响十分明显,因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和自然风化作用引起的一些小规模崩塌发生时间具有不确定性,时间分布规律性不明显。我省地质灾害绝大多数发生在汛期,尤其是出现阶段性强降雨时,各类地质灾害尤其是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将明显增多,并表现出较强的同发性和群发性。因此,全省地质灾害防治以汛期为重点防范期,特别是阶段性强降雨出现时,是地质灾害必须高度重视的防范期。
(二)重点防范区域。
1.川西高原及高盆过渡地带滑坡、崩塌、泥石流高易发区。这一区域属川西强烈隆起区及高山与盆地过渡区,沟谷切割深,相对高差大。特别是受“5·12”汶川特大地震影响,该区域地质环境已十分脆弱,且目前汶川地震对山体破坏影响已经积累至频发活跃期,这一区域是我省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防灾工作重中之重。
重点县域及地质灾害隐患点:综合本年度气象预测资料和历年地质灾害频发程度分析,在这一区域内的重点防范县(市、区)为:康定县、丹巴县、泸定县、理塘县、乡城县、绵竹市、汶川县、北川县、安县、都江堰市、青川县、苍溪县。其中,以下重大地质灾害隐患需重点加以防范:
(1)康定县城母猪笼沟泥石流、理塘县城后山泥石流、乡城县城后山泥石流;
(2)绵竹市清平乡文家沟泥石流、走马岭沟泥石流、罗家沟泥石流、滴洞沟泥石流、洞子沟泥石流、娃娃沟泥石流,清平乡场镇周边地质灾害(含簸箕岩沟泥石流、白沙包不稳定斜坡、场镇后山地质灾害);
(3)汶川县映秀镇红椿沟泥石流、烧房沟泥石流、牛圈沟泥石流,汶川县威州镇时代广场后山(包括原阿坝师专对岸)崩塌、南沟泥石流、汶川古溪沟(包括小麻沟、万金沟)泥石流、水磨镇牛塘沟泥石流、柏沟泥石流、克枯乡小克枯村滑坡、雁门乡麦地村一组滑坡、银杏乡三道拐泥石流、滑坡、耿达乡幸福沟泥石流;
(4)北川县擂鼓镇磨房沟泥石流、北川县老县城区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崩塌,安县三岔沟、火石沟泥石流,三台县建中乡场镇不稳定斜坡;
(5)都江堰市麻柳沟泥石流、黄央沟泥石流、水打沟泥石流等。
此外,川西高山峡谷主要河流谷坡地段、冲洪积扇沟口人口聚集区、旅游景区内人口聚集区也是本区域内需要重点防范的区域。
2.川西南中高山滑坡、崩塌、泥石流高易发区。这一区域为川西南上升中高山区,区内有安宁河断裂带、大渡河、雅砻江河谷段,山高沟深,历年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