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伽达玛哲学诠释学的批判
PAGE
PAGE 5
伽達瑪的哲學詮釋學(下)
歷史效果意識
-伽氏的詮釋學另一核心概念,就是歷史效果意識(德文Wirkungsgeschichtliches Bewusstsein,英文historically effected consciousness),而所謂「歷史效果」(Wirkungsgeschichte,effected consciousness),伽氏作出了以下的解釋:
真正的歷史對象根本不是對象,而是自己和他者的統一體,或一種關係,在這關係中同時存在著歷史的實在以及歷史理解的實在,一種名副其實的詮釋學必在理解本身中顯示歷史的實在性。因此我就把所需要的這樣一種東西稱之在『效果歷史』。理解按其本性乃是一種效果歷史事件。(《真理與方法》第1卷)
效果歷史是具體的,結合了歷史主體與對象的歷史,是真實存在的歷史。對這種歷史的意識就是歷史效果意識。
-效果歷史意識揭示了詮釋學另一重要功能,即應用功能。古典詮釋學只具理解和解釋兩種功能,但伽氏則強調了應用的功能。∵要對任何文本有正確的理解,就一定要在某個特定的時刻和某個具體的境況裏對它進行理解,理解在任何時候都包含一種旨在過去和現在進行溝通的具體應用。
-應用並非某種一成不變的原理或規則對任何具體情況的所謂放諸四海而皆準的運用,而是相反,對具體情況的應用乃是對一般原理的修正和補充。
詮釋學本身就是一門現實的實踐的學問,或即理解本身就是「一種效果,並知道自身是這樣的一種效果」。
詮釋學的經驗及我與你的三種關係
-伽氏所說的詮釋學現象,即理解和解釋文本的現象,並非一般意義的經驗,他稱這種經驗為「詮釋學的經驗」。他通過分析三種言說者(我)與被言說者(你)的關係,將詮釋學經驗區分為三種。
我與你的第一種關係
-這是一種最低級的關係。
-在這關係中,你被經驗為一個類的成員,這是一種類似自然科學家觀察事物的方式。
-在這種關係中,你只是一個手段,以讓我達到我的目的。∴這種關係是不正確的,如把這種關係應用於詮釋學對象,即把人視作工具,則必定排除人的歷史性。→使詮釋學失去意義。
我與你的第二種關係
-在這關係中,我承認你是主體而不是對象。
-我雖明白你不是物而是人,但我也固守我自己的立場,單單依我自己的觀點來看你。相反來說,你也如此看我,大家各執己見。
-這種關係不是直接的而是間接的關係,是一種反思的關係,即你只是被認為投射於我的反思意識,我是從自身出發去理解你。
-這種關係雖較第一種關係進步,∵能視你為人而非物,但這樣只是在我與你的交互關係外來認識你,我只肯定我而排斥你。→破壞了人的歷史性
我與你的第三種關係
-這種關係是最高級的。
-在此關係中,我以完全開放的態度承認你是一個人,真正把你作為你來經驗,我不僅不忽視你的要求,還要傾聽你對我所說的東西。
-這樣,與第二種關係不同,雙方都不固執己見,而是彼此開放。
-這種關係用於詮釋學現象,就是效果歷史意識的詮釋學經驗,讓過去或傳統與現在對話。
-伽氏以為這就是與詮釋學相符合的東西。
對伽達瑪哲學詮釋學的批判
-主要文獻:
/哈氏-「論社會科學的邏輯」(1967年刊於《哲學評論》附刊第5期,是一篇關於現象學、語言學和詮釋學分析和批判的長篇論文,後來他把批判伽達瑪的部分單獨抽出成為「論伽達瑪的《真理與方法》一書」,附於1971年其著的《詮釋學與意識型態批判》中。
\伽氏-於1967年在其《短篇著作集》第1卷裏發表了「修辭學、詮釋學和意識型態批判──對《真理與方法》再作元批判的解釋」,以對哈氏批評作出回答。後來針對舒爾康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批論戰性文集《詮釋學與意識型態批判》,寫成「答《詮釋學與意識型態批判》」一文。
-哈氏指出伽達瑪的哲學詮釋學對現代哲學有很大的貢獻,主要為:
在實證主義和後期維根斯坦之外提出了另一種社會分析的觀點。
/實證主義-強調中立的觀察語言以社會分析擺脫主觀主義,從而確保它具有自然科學的客觀性。
\後期維氏-反駁了所謂客觀的、價值自由的事件解釋,強調語言游戲的本源性。
講者:伽氏既強調一切理解的境遇性(避免了客觀主義),又主張一切關於現象領域的理解和觀察都包含前判斷(避免了主觀主義),∴超越上述觀點。
-但哈氏對伽氏的哲學詮釋學亦作出了批判,主要有以下幾點:
將詮釋學與科學對立起來
-伽氏將真理與方法對立,導致其錯誤地把詮釋學與科學對立起來。
-其實,科學(特別是行為科學)無法避免把經驗分析的理方法與詮釋學的方法聯繫起來;而詮釋學反對經驗科學的普遍方法論這一絕對主義要求,也脫離不開整個方法論。
伽氏的「傳統」說及「權威」說掩蓋了反思和批判精神
-伽氏強調傳統所具有的力量不會因歷史意識而消失之說是不妥當的。哲學詮釋學關於理解不能離開傳統之說雖然正確,但我們不能推出傳統通過科學的反思不會發生深刻變化的結論。
-伽氏將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拍卖师大宗商品(如煤炭、钢材)拍卖结算的数量、质量确认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VIP
- 基于推理引擎的AI语言协议与话语伦理自动融合机制研究.pdf VIP
- 近世代数课件-3.1. 加群、环的定义.pptx VIP
- (中建八局)看图识图培训资料.pptx VIP
- 锂电池工艺流程及制程控制点详解.pdf
- T BJTJ 001—2024 新型热轧带肋高强钢筋应用技术标准.pdf VIP
- 塔吊安全管理培训PPT课件完整版(强烈推荐).pptx VIP
- ECN工程变更管理流程HHC.doc VIP
- 山东章股产品资料-L系列ZL系列罗茨鼓风机.pdf
- 年产5万吨乙苯及苯乙烯生产工艺.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