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词首三句历来被人们称道,那么你认为这几句好在哪里? 词一开篇,江山、历史、人物逐一奔入眼底,引起怀古思绪。境界开阔,气象恢宏,笼罩全词。大江东去,淘空一切,唤起我们所有的向往。“浪”怎能冲洗千古风流人物呢?显然是作者的感情在起作用,使无数杰出人物在诗人的视野里都如滚滚长江水一去不复返。由江水的流逝想到岁月的无情,引起历史想象,非常自然。我们知道,孔夫子早就有“逝者如斯夫”的嗟叹。这三句写景和抒情、议论结合的天衣无缝,给人以强烈的感情冲击,并产生对历史和人生的思索。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全篇中起到什么作用? 本句对景抒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江山如画”是对前面所写景物的总括,将这些具体景物收拢起来,成为一幅雄浑壮美的图画; “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写景转为写人,引出对周瑜的具体刻画。 上 阕 (写景) 大江东去 (壮美) 赤壁故垒 (古老) 乱石 惊涛 “雪” 战地风光 险峻 江山如画 小乔初嫁 _______ 年青得意 雄姿英发 _______ 俊美潇洒 羽扇纶巾 _______ 风流闲雅 谈笑间 _______ 自信从容 樯橹灰飞烟灭 _______ 才能卓越 周瑜形象: 少年得志 建功立业 捕捉有关描写周瑜的语句,分析周瑜的形象。(小组讨论) 围绕赤壁可怀想的人物那么多,为什么苏轼独独怀念周瑜? 通过下面的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苏轼怀古的目的是抒发感情。 周瑜 苏轼 年龄: 生活: 外貌: 职务: 际遇: 47岁 幸福美满 屡遭不幸 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东吴都督 团练副使(虚职) 功成名就 24岁-34岁 仕途坎坷 这首词抒发了什么感情? 全词借称周瑜来抒发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积极还是消极?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包含两个层面的意义:其一,从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色入手,赞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作者个人的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其二,人生如梦,自己一生算得了什么,在千古人物都被淘尽的大江之畔,想到的不应该仅仅是自己,而应该是千古不变的江月,就把这杯酒敬给了千古不变的江月,表达了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这真叫做人生短暂,江月永恒,壮志难酬,豪情长存。 有人说“人生如梦”表达了作者消极颓废的处世态度,其实不然。本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矛盾的思想。苏轼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影响,他一方便仰慕屈原,诸葛亮等经世济时的人物,希望尊主忧国,渴望建功立业;一方便酷爱陶潜,追慕老庄,希望在险恶政治逆境中能够保持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又跟僧人亲密往来,精通禅学。儒、道、佛三家思想,本来是矛盾的,但苏轼习惯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理想区别对待,采用“外儒内道”的形式,把它们统一起来,从而构成了苏轼世界观中既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这首词中的壮丽江河,英雄业绩,即激起了他豪迈奋发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产生了“人生如梦”的感慨。这首词具有感奋和感伤的双重色彩。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激切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我们应当更多的体会他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伤感。“人生如梦”反过来也可以激发我们对人生的追求,这也正是这首词的理趣所在。从语言上体会这首词,也是“奋”压倒了“伤”。意境壮阔,风格豪放,反映了苏轼的宽阔胸襟。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公认的豪放派代表作,其“豪放”表现在哪些地方? 豪放是指气魄宏大而无拘无束。 1、描绘壮丽之景 2、刻画豪迈之人 3、抒发壮志豪情 本词最重要的艺术技巧有哪些? ①烘托:以“千古风流人物”引出赤壁之战时的“一时多少豪杰”烘托作者心中的英雄人物周瑜。 ②对比映衬:以周瑜的“雄姿英发”对比映衬作者的“早生华发”,以周瑜的少年得志对比映衬作者的壮志未酬。 ③虚实结合:眼前实景与赤壁之战的战场虚实结合。 课堂小结 《念奴娇·赤壁怀古》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从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色入手,赞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作者个人的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结尾处“人生如梦”的感慨使作者迅速从惆怅失意中排解出来,表达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的情怀。 导入新课 在中国的文学史上一直有“诗庄词媚”之说,词,这种从它诞生起就被人们称为“诗余”的文学形式,虽然以吟咏风花雪月,缠绵悱恻见长,但这种不高的格调,却大大限制了它的发展,在这个时候,中国文坛的巨匠苏东坡走来了,他以其豪迈之气,为中国词坛注入了新鲜活力,并为词的发展“指出了向上一路”,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苏轼,走进他的诗词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学习目标 1.品语言、赏意境,体会词人情感,认识豪放词风。??????????????? 2.鉴赏本词,学会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3.体会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旷达豪放的意境,在词的艺

文档评论(0)

wx171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