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汉字结构和发展.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一、“六书”与汉字的形体构造 1、“六书”由来、定义、正确认识 郑玄《周礼·地官·保氏》→班固《汉书·艺文志》→许慎《说文解字·叙》 六书是六种造字方法? 六书只是战国以后的人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和使用情况,加以分析归纳出来的字体分类。 四体二用 假借:本无其字,同音表示:难、权、而、西、我、来、万 转注:与汉字形体结构无关,同一部首的字都是转注/互训/词义引申 2、四书:不带表音成分的纯粹表意字,带表音成分的形声字 ①象形——《说文》364/9353 特性:数量少,构字基础,一般表具体形象物体,不表抽象概念; 注意:a不于于绘画,不求逼真求神似,接近写意画的语言符号; b形体演变后,圆转线条→方正笔画,“象形”不象形。 三类: a所描摹形体与所表意义直接对应:止、自、册、行、豕、它、贝、阜、斤、户、豆; b形体比意义范围大,部分形体起烘托作用:页、元、州 c形体表抽象意义:大、左、右 ②指事——《说文》125/9353 特性:抽象性符号/形象性符号+指事性符号 两类: a象形+抽象指事符号:亦、寸、本、末、朱、叉、牟 b纯粹指事的抽象符号:一、二、三、四、上、下、小、中 ③会意《说文》——1167/9353 特性:象形或指事符号拼合,组合意 三类: a异体会意字:武、逐、牧、采、莫、及、休、益、寇 b同体会意字:比、从、北、友 c抽象会意字:劣、昶、甦、歪、尘、掰 ④形声 甲骨文仅占20% 《说文》82%强 《康熙字典》90% 现代汉字90%以上 特性:象形、指事、会意纯粹表意,形声既表义,也表音,更具优越性。 3、有些字在四书中的归属存在不同看法: 象形/指事:齊、飛 指事/会意:高 会意/形声(“亦声”):忘 二、形声字的结构形式与汉字的部首 1、形声字的识别 ①常见位置关系:三类六种 ②常用作形符的部首作声符:锦、钦、钊、到、和、蚀、视 ③形、声符不是上述六种关系:勝腾滕媵塍、倏修脩、哉载栽、颖颍、徒徙、佞 ④形、声符的省略:星、雷、耆、毫、炊 ⑤讹变:隶变、简化造成,如“在”,从土才声,才讹;“布”,从斤父声,父讹 ⑥声符音变:都 狐 埋 路 治 2、据形求义——分析形体结构,弄清本义 (先轸)免胄入狄师,死焉。狄人归其元,面如生。(僖三三) 大任有身,生此文王。(诗·大雅·大明)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诗·豳风·七月) 墓门有棘,斧以斯之。(陈风·墓门) 景伯负载,造于莱门。(哀八) 3、部首的演变 540部:文字学原则部首(造字法,许慎),利于分析字形结构,理解词义 ↓ 214部 :检字法原则部首,利于检字 三、汉字的形体演变与异体字、繁简字 1、汉字形体的演变 甲骨文:殷商,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 金文:商周两代 小篆: “书同文”秦统一“六国文字”,标志文字统一 隶书:战国出现,西汉成为正式文字,古今文字的转折点、分水岭 楷书 ◆隶变 ◇汉字从篆书到隶书的变化叫“隶变”。 ①偏旁简化,形体省并,破坏篆文原有“六书”结构:日、有、贼 ②圆笔→方笔,连笔→断笔,曲笔→直笔,精细、提顿、挑势彻底改变了金文到小篆以圆转线条为特征的书写风格。 ◇隶变对汉字结构的影响: ①古体字(象形意味强)抽象线条:氵月灬隹 ②破坏汉字“六书”结构:友、春 ③破坏汉字结构的系统: 隶分(同一形体演变为不同写法):火—烧赤然尉光; 隶合(不同的写法演变为同一形体):然燕魚馬鳥—灬 ④偏旁变形: 从篆文到隶书,偏旁与独立成字时也由无明显区别到写法不同,氵—水、扌—手、忄—心、犭—犬、 冫—仌 2、异体字 定义:读音相同,意义相同,只有形体不同的一组字。 原因:汉字非一时、一地、一人所造,在遵守约定俗成的前提下,在共性思维中存在着个性差异,汉字在形体结构、表义思维都可能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另外,在使用中趋简也是一个原因。 ①异体字之间的差异 a造字方法不同(会意字/形声字): 泪—涙 嵩—崧 野—埜 凭—慿 羴—膻 b形声字成分不同 声符不同:猿—猨 杯—桮 怜—憐 粮—糧 袜—襪 形符不同:迹—跡 猪—豬 歌—謌 裸—躶 暖—煖 形、声符不同:裤—绔 碗—盌 村—邨 c形声符位置不同 左右与上下:峰—峯 羣—群 稿—槀 胸—胷 棋—棊 裡—裏 左偏旁与右偏旁互换:甜—甛 够—夠 朗—朖 秋—秌 翅—翄 d隶变对篆书的不同处理 年—秊 前—歬 並—并 春—萅 e笔画差异 冰—氷 吊—弔 船—舩 咒—呪 珎—珍 f其他 禮—礼 罪—辠 照—曌 ②非异体字: a意义部分同,读音今同古异: 置—寘 寔—實 仇—雠 b意义广狭不同,或通或不通,自古同音: 游—游 沽—酤

文档评论(0)

wx171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