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62X射线能谱与管电压和发射电流的关系.pdf

试验62X射线能谱与管电压和发射电流的关系.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验62X射线能谱与管电压和发射电流的关系

实验6.2 X 射线能谱与管电压和发射电流的关系 一、实验目的 1. 利用X 射线在NaCl 晶体上的第1 级布拉格衍射观察记录Mo 阳极X 光管射线能量 谱; 2. 加深理解X 射线能量谱是由连续的轫致辐射谱和阳极材料的特征谱线组成; 3. 研究轫致辐射谱和特征谱随管电压和发射电流变化的规律; 二、实验原理 X 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在物质中急剧减速而形成的。按照传统的电动力学理论,这种 能量小于50KeV 的减速过程产生的电磁辐射方向垂直于加速的方向,在X 射线管中即垂直 于撞击阳极材料的电子束的方向。由于历史原因,X 射线的分量——轫致辐射在其发现之初 以德语“bremsstrahlung ”而命名,说明了这个减速过程。轫致辐射产生一个连续的能量谱, 有确定的最大频率上限 (对应于最小波长 )。 max min 如果发射电子的能量超过某一个临界值,特征谱线就会出现——这是一系列叠加在连续 轫致辐射谱上的相互独立的谱线,这些谱线源于高速电子深入到阳极材料的原子壳层,与最 里层轨道电子碰撞而将其激发,外层的电子向下跃迁,填补留下的空隙,同时辐射X 射线。 这种机制所产生的 X 射线与阳极材料性质有关。不同于其外层轨道电子激发产生可见光, 固体材料在X 射线范围发射出独立、清晰的谱线,谱线位置与发射原子的化学势或材料的 集聚形态无关。 图1 中给出了产生X 射线特征谱线的原子轨道模型:每个轨道具有特定的束缚能,从 里到外分别用字幕K,L,M ,N 等标注,电子能够依据量子定则在轨道间跃迁,这些跃迁 根据方向决定是吸收或者发射出辐射。可以看出,跃迁至 K 轨道的辐射发生时,所产生的 一系列分立谱线被分别标注为K ,K ,K 等,从K 开始,跃迁能量逐渐增大(对应的波长     减小)。 图2 X 射线在晶体上的衍射示意图 图1 原子能级结构示意图 1.准直器 2. 晶体 3.计数器 本实验记录Mo 阳极X 射线的能谱,装有NaCl 晶体的测角器和G-M 计数管以布拉格 配置形式一起组成光谱仪,晶体和计数管相对于入射X 射线方向以2 倍耦合关系转动(见 图2 )。 按照布拉格反射定理,第1 级衍射的散射角对应于波长 = 2 ∙ ∙ sinϑ (1) = 282.01 pm 是NaCl 的晶面间距。 加之电磁辐射适用如下关系: = /  (2 ) :频率,:光速 = ℎ ∙  (3 ) :能量, :普朗克常数 式(3 )给出了X 射线的能量。本光谱仪可以得 到辐射能量谱的波长或频率。 本实验研究X 光管中管电压U 和发射电流I 对辐 射能量谱的影响。高压U 在阴极和阳极材料之间加速 电子,如图3,阴、阳极之间的发射电流I 可以通过 改变阴极加热电压U 来进行控制。 图3 X 光管结构示意图 k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3.1 仪器设置 本实验中仪器以布拉格反射形式设置,具体搭建步骤见“布拉格反射”实验。 3.2 实验步骤 a) 改变管电压: 1. 在计算机上运行“X-ray Apparatus ”程序,检查确认X 光机连接正常,按F4 键或 点击 清除已有数据; 2. 在X 光机上设置:发射电流 = 1.00 mA,测量时间间隔∆ = 10 s,角步幅∆ = 0.1°; 3. 按“COUPLED ”键,确保传感器和靶转角的2 倍耦合关系; 4. 按“ LIMITS”键,设置靶转角下限为2.5 ,上限为12.5 ; 5. 设置管电压U = 15.0 kV,按 “SCAN”键开始测量,传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