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大项目简报 7
第7期
(总第84期)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
科学技术处主办
科学技术处主办
广 东 省 科 学 院二〇〇九年十二月十
广 东 省 科 学 院
本期目录
⑴国家973计划天然气水合物地球化学课题
研究取得新成果
⑵科技交流短信三则:
——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院承担的“人CD4
和CCR5转基因兔作为HIV-1感染的动物模型”
——省微生物所承担的863项目“耦合微生物脱硫、
脱氮和脱色降解的高效废水厌氧处理新技术”取得
重要进展
——省生态环境与土壤所承担的“腐殖质与Fe(III)
协同介导的水稻土有机氯还原脱氯机理”取得阶段成果。
国家973计划天然气水合物地球化学课题研究取得新成果
由中国科学院广州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心承担的国家973计划“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富集规律与开采基础研究”项目之课题六“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研究”(编号:2009CB219506)近期研究取得了新的成果。
1
圆满完成了取样工作
5月13日至6月11日,“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研究”课题组搭载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四号”船,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技术方法、实验测试所、区域地质调查所、矿产地质调查所等业务所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在南海北部陆坡水合物赋存区东沙群岛西南活动冷泉区、2007年神狐海域水合物钻探区及ODP 1144、1145和1146站位等区域,利用大型重力活塞取样、重力取样和保真取样手段,完成沉积物岩心取样工作,合计完成取样站位9
对样品显微结构、自生矿物、孔隙水组分进行研究
通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观察表明,采自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的沉积物样品中存在具有天然气水合物和甲烷渗漏指示意义的自生碳酸盐、硫酸盐和草莓状framboids黄铁矿,自生矿物组合和显微结构特征与冷泉沉积物类似,属微生物成因。沉积物孔隙水化学组分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埋藏深度加深, SO42-、Ca2+、Mg2+和Sr2+浓度明显降低,Mg2+/Ca2+和Sr2+/Ca2+比值急剧增加,这些地球化学特性与世界上天然气水合物产区的浅表层沉积物孔隙水中离子浓度异常吻合较好,沉积物中顶空气游离烃的分析结果,以及孔隙水化学组分的变化,特别是SO42-、H2S和甲烷含量的急剧变化,说明研究区有丰富的气源,赋存水合物的可能性非常大,同时指示了研究区硫酸盐-甲烷界面(SMI)较浅,位于海底之下8m左右。暗示采样站位深部可能具有油气或天然气水合物藏。
对采样中元素地球化学赋存状态同位素分析研究
对南海北部陆坡九龙甲烷礁采集的两个冷泉碳酸盐岩样品TVG-1和TVG-11进行了矿物学、岩石学和碳氧同位素分析研究。X-射线衍射分析(XRD)结果表明,自生矿物主要为文石、白云石和高镁方解石等,碎屑矿物含量较少。TVG-11中存在大量的文石,而TVG-1只保留了已转化为方解石的文石假象,据此可以推断TVG-1的形成要早于TVG-11。扫描电镜观察(SEM)显微结构特征显示,自生矿物主要是通过细菌的厌氧氧化作用,直接从冷泉中沉淀出来的。碳、氧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碳酸盐岩具有强13C亏损和一定程度的18O富集的特征,TVG-1和TVG-11的δ13C值分别为-46.22‰和-52.88‰PDB,均低于-40‰
2
作用的甲烷厌氧氧化,是指示该海域存在冷泉的重要证据;TVG-1和TVG-11的δ18O值分别为3.19‰和4.07‰PDB,存在一定程度的18O富集。碳氧同位素和矿物的显微结构特征都说明九龙甲烷礁碳酸盐岩是烃类渗漏微生物作用而形成的自生碳酸盐岩,可能是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引起的沉积,显示该区水合物存在的可能性很大。
上述成果发表在《海洋学报》、《热带海洋》和《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等刊物上。 (管红香供稿)
※※※ 科 技 交 流 短 信 ※※※
——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院承担的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人CD4和CCR5转基因兔作为HIV-1感染的动物模型”。 本项目将转基因技术和动物克隆技术相结合,通过构建基因打靶载体,将兔胎儿成纤维细胞中的CD4和CCR5基因置换为人CD4和CCR5基因,通过核移植技术将携带有人CD4和CCR5基因的细胞核移入去核的兔卵母细胞中,获得转基因克隆兔胚胎,再经胚胎移植技术获得表达人CD4和CCR5基因的转基因克隆兔子。对其进行HIV-1攻毒实验,以验证它作为HIV-1感染/AIDS模型的可行性。与NHP相比,通过本研究获得的转基因克隆兔不仅能感染HIV-1,可发展到AIDS,而且家兔体型小、繁殖快、易饲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监控报价清单表-监控报价模板.xlsx VIP
- (2025秋新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
- 2026年河北水利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41名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5高中信息技术课标.docx
- AS NZS 61000.4.3-2013 国外国际规范.pdf VIP
- _2025年证券专项《证券投资顾问》必背100句.pdf VIP
- 《无机非金属材料》全册完整教学课件.pptx VIP
- _2025年证券专项《证券投资顾问》超高频考点汇总.pdf VIP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医学信息素养(广州医大)》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