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古时的计时单位.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年古时的计时单位.doc

古时的计时单位   中国古代计时单位——时、刻、更、点   2007-12-25 国学网 点击: 2041     我国古代有自己独特的计时方法和计时仪器,由此遂产生了自己独特的计时单位——时、刻、更、点。     一、 时:     指时辰,古时一天分12个时辰,采用地支作为时辰名称,并有古代的习惯称法。时辰的起点是午夜。顾炎武《日知录》:“自汉以下。历法渐密,于是以一日分为十二时,盖不知始于何人,而至今遵而不废……然其(指杜元凯注)曰夜半者即今之所谓子时也,鸡鸣者丑也,平旦者寅也,日出者卯也,食时者辰也,隅中者巳也,日中者午也,日昳者未也,哺时者申也,日入者酉也,黄昏者戌也,人定者亥也。一日分为十二,始见于此。”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这些计时名称常常出现。如,《西游记》第一回:“且就一日而论: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辰时食后,而巳则挨排;日午中天,而未则西磋;申时哺而日落酉;戌黄昏而人定亥。”其中的“鸡鸣”、“日出”、“食后”、“挨排”、“西磋”、“哺”、“日落”、“黄昏”、“人定”等,就是各个时辰的具体说法。再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滴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旦暮”就是指平旦与黄昏的时候,也就是清晨和晚上的意思。     北宋时开始将每个时辰分为“初”、“正”两部分,分十二时辰为二十四,称“小时”。     古今时间对照表     子时   23:00 - 01:00   子初   23:00   夜半   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子正   00:00     丑时   01:00 - 03:00   丑初   01:00   鸡鸣   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丑初   02:00     寅时   03:00 - 05:00   寅初   03:00   平旦   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寅正   04:00     卯时   05:00 - 07:00   卯初   05:00   日出   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卯正   06:00     辰时   07:00 - 09:00   辰初   07:00   食时   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     辰正   08:00     巳时   09:00 - 11:00   巳初   09:00   隅中   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     巳正   10:00     午时   11:00 - 13:00   午初   11:00   日中   又名日正、中午等     午正   12:00     未时   13:00 - 15:00   未初   13:00   日昳   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未正   14:00     申时   15:00 - 17:00   申初   15:00   哺时   又名日铺、夕食等     申正   16:00     酉时   17:00 - 19:00   酉初   17:00   日入   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酉正   18:0     0     戌时   19:00 - 21:00   戌初   19:00   黄昏   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戌正   20:00     亥时   21:00 - 23:00   亥初   21:00   人定   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     亥正   22:00     二、刻:     古代使用漏壶计时。最初,人们发现陶器中的水会从裂缝中一滴一滴地漏出来,于是专门制造出一种留有小孔的漏壶,把水注入漏壶内,水便从壶孔中流出来,另外再用一个容器收集漏下来的水,在这个容器内有一根刻有标记的箭杆,用一个竹片或木块托着箭杆浮在水面上,容器盖的中心开一个小孔,箭杆从盖孔中穿出,这个容器叫做“箭壶”。随着箭壶内收集的水逐渐增多,木块托着箭杆也慢慢地往上浮,古人从盖孔处看箭杆上的标记,就能知道具体的时刻。漏刻的计时方法可分为两类:泄水型和受水型。漏刻是一种独立的计时系统,只借助水的运动。后来古人发现漏壶内的水多时,流水较快,水少时流水就慢,显然会影响计量时间的精度。于是在漏壶上再加一只漏壶,水从下面漏壶流出去的同时,上面漏壶的水即源源不断地补充给下面的漏壶,使下面漏壶内的水均匀地流入箭壶,从而取得比较精确的时刻。     大约西周之前,古人就把一昼夜均分为100刻,在漏壶箭杆上刻100格。

文档评论(0)

tangdequan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