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考研专业课历史学【1.25备考充能餐】中国古代史篇.PDFVIP

19考研专业课历史学【1.25备考充能餐】中国古代史篇.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考研专业课历史学【1.25备考充能餐】中国古代史篇.PDF

19 考研专业课历史学 【1.25 备考“充能餐”】中国古代史篇 秦汉 (封建社会) 秦统一专制集权国家的建立 【注】统一需要政治,经济和文化三者形成社会有机体,才能稳固。 【评价】 1)结束了战乱局面,符合历史潮流,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发展奠定了基础 2)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各族人民的安定生活和相互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符合各族人民的 愿望 汉承秦制与 “文景之制” 一、政治制度 1)中央:设三公九卿 (西汉后期,三公政治地位和职责也发生变化,九卿职责大致相同,只是名称略有不同) 2)地方:郡国并行制 (分封异姓王和诸侯王,未分封地区实行郡县制) 3)军事系统 (中央常备军和地方预备军) 4)法律 (萧何据 《秦律》制 《汉律》) 5)编户制度 (户籍是征服收取租税,征发徭役兵役的主要依据。负担有三:田租,人口税和更赋) 二、文景之治 1.背景 (面对社会经济衰弱情况,行黄老之术,与民生息) 1)入粟拜爵 (文帝晁错提出,基本原则:使民以粟为赏罚。用粮食买官和用粮食赎罪) (促产粮) 2)禁网疏阔 (刑) 3)轻徭薄赋 (促产粮) 2.内容 1)修马复令 (马一匹,三不役) (军) 2)开关梁,驰山泽之禁 (商) 3)节俭从事 (控出) 3.评价 1)第一个治世 2)本质不是对农民战争的消极让步,而是鉴于秦亡于政所做的积极有为的调整;目的是稳定和加强对农民的控制, 进一步巩固封建统治。对农民有利,对地主和商人更有利。 3)为汉武帝的大一统奠定了物质条件 三、削藩与七国之乱 1.治安策:汉文帝时贾谊,得到重视,但未能实行 2.削藩策:汉景帝时晁错,引发七国之乱 3.七国之乱:景帝时,吴王刘濞为首的一次同姓王联合大叛乱 汉武帝与西汉的强盛 (击匈奴,儒 (汝)刺中 (获得)官恩,均湣 (你)铁币) 文化:弃无为,倡儒学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军事:1)弃和亲,击匈奴,拓疆域 (前127卫青和前121霍去病) 2)侍从军 (期门军,羽林军和羽林孤儿),禁卫军 (又称八校尉,中国古代募兵制的开始) 武帝后期的社会问题:1)轮台罪己诏 (停止对外征伐,转向对内政的管理) 2)沉命法 (太守以下辖区农民起义不能及时发现镇压者处死) 昭宣中兴:霍光辅政,继续推行武帝晚年政策,轻瑶赋,弃酒榷,置平仓,假公田 西汉后期的社会危机与王莽改制 1.农民和铁官徒起义 2.限田限奴婢之议:哀帝,遭到发对 3.再受命:哀帝,表示哀帝及其子孙的皇运再受命于天,无效而自动取消 刘秀加强东汉统治的制度与措施 (宫台监军,奴民屯度 (奴民屯田度日子)) 东汉后期的政治腐败 皇帝软弱的背景下,统治治阶级内部的三股势力 (外戚,宦官和朝臣)争权夺利 外戚宦官擅权:这两个集团文化水平不高,只知贪赃枉法 党锢之祸:宦官专权严重侵夺士人仕进之路,与官僚结合,朝野形成反宦官专权的社会政治力量-清议 阶级矛盾:黄巾起义 汉代的社会结构 1.地主阶级:汉初异姓王,诸侯王和归农官 2.编户齐民 (西汉的户籍制度):总的来看,西汉田赋较轻,人口税和更赋较重,不利于无地和少地的劳动人民 3.奴婢和流民:阶级分化和土地兼并 4.豪族势力膨胀:汉末农民起义,豪族地主称霸一方。东汉后,在政权的庇护和支持下,迅速发展 秦汉社会经济的发展 西汉是土地私有制,绝大部分田地属于地主和小土地私有者所有 1.农业:西汉二牛抬杠,代田法,六漕成白井;东汉翻碓排 2.地主庄园 3.手工业:西汉淬火技术,陈宝光发明提花机;东汉蔡侯纸 4.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城市是不生产粮食,所以居住的是一群依靠农业供养的阶层,发展必然和商业密切相关) 秦汉的农民起义 秦:陈胜、吴广起义和项羽刘邦反秦 新:绿林、赤眉起义。绿林昆阳之战摧毁王莽主力,赤眉瓦解王莽东方的统治 东汉:黄巾大起义。太平道张角领导 (东汉中,黄巾兴;割据重,终无功;农民导,质飞跃;统治解,玄学兴) 秦汉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匈奴:始皇一,蒙恬击;高祖一,白登袭;武帝起,三反击;元帝呼,昭君出;东汉立,南北忌;南称臣,北沉沦。 秦朝:蒙恬北击和万里长城 西汉三阶段:汉初屈辱和亲―――武帝战争―――昭君出塞和睦 这一时期民族关系以地域性特征为主:1)西南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 2)西部和中原地区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基本趋势是:强大的汉族王朝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和开发,虽有战争,但友好往来和合作是主流 对外关系:原因 (国统经强,科技领先,张騫通西,交通无碍,国家重视)

文档评论(0)

tangzhao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