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目标探索 .docVIP

中国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目标探索 .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目标探索

中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目标探索   论文关键词:经济大国 经济强国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论文内容摘要:中国已经成为经济大国,但是从经济发展质量来看,中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强国。本文分析IMF发布的最新数据,通过比较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揭示了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同时必然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程,充分肯定政府在新时期由经济增长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正确决策,提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取向。   中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所面临的问题   一个经济强国不仅要在经济总量上占有一定优势,而且要在经济发展质量上起到引领作用。我国正处在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的重要时期,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是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但是,我国产业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关键技术长期依赖国外,许多重要产业和产品的研发、营销、品牌为外国企业控制,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具有世界影响、能够引领产业发展的企业不多,产品合格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尤其是一个时期以来,我国产品在国际、国内接连出现了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药品、食品、日用品等领域出现一些危害人的生命和健康的问题,一些问题产品相继被曝光。这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与世界经济强国的标准还有很大距离。上述问题既是我国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我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必须正视和加以解决的问题。只有转变发展方式,才能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树立中国创造的良好企业形象,让中国产品赢得国内外消费者的信赖,才能真正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飞跃。   中国定位于经济大国而非经济强国的现实依据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连上几个标志性台阶,目前已位居世界第三位。与此同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但是,我国人均GDP仍在世界100位左右,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仍非常突出,增长过度依靠投资和出口,过度偏重第二产业,过度依赖能源资源的消耗,效益和质量不高。这些矛盾和问题,在此次金融危机冲击下暴露得更加明显。我国是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经济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和较大的规模。但是,没有科学的发展,也就没有可持续的能力。   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才是全面摆脱危机、实现新一轮发展的根本出路。从经济大国转变为经济强国,我们需要一个更高质量的GDP。在应对危机的重要时期,在谋划“十二五”的关键之年,准确把握国情国力,加快发展转型步伐,我国经济定能实现全面复苏,迎来高效益、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并将逐步迈向世界经济强国之列。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GDP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35353亿元。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2009年,按年度平均汇率折算,美国GDP总量为万亿美元,中国GDP为万亿美元,日本为5万亿美元左右。按购买力平价测算,2009年中国GDP总量列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排在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之前,与排在前面的美国有较大差距。人均GDP,按汇率计算为3678美元,为世界第100位。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中国实现向经济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   中国已经成为经济大国,但是从经济发展质量来看,中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强国。中国要实现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根本性转变,必然伴随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及时做出的重大调整。   新中国成立后,党对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1995年,经济处于又多又快增长阶段,又称为粗放型增长阶段。其标志是在1958年党的八届二次会议上,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个总路线把多与快放在好与省的前边,强调的是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总量扩张。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当时对国民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作用。大跃进之后的三年饥荒,使得中国经济进入严重的衰退期。   第二阶段,从1995年到2007年10月,经济处于经济又快又好增长阶段。标志是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一时期国民经济的发展既要追求一定的速度,又要强调经济效益。但是全国各地为了提高GDP总量,仍然偏面追求经济增长率,过分强调投资拉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这种发展模式,忽视了经济发展中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社会问题,进而导致了资源大量消耗和生态破坏的升级。是一种典型的高投入、高产出发展模式,并不符合我国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要求。   第三阶段,2007年10月以后,中国经济进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阶段。标志是”十七大”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