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产品注册进度安排
拟注册产品名称
根据产品的市场量及同行相应产品的注册情况以及成本量拟定前三批注册产品名称:
第一批项目:
人乳头瘤病毒(HPV)—23型(18种高危型5种低危型)
沙眼衣原体(CT)
第二批项目:
解脲脲原体(UU)
淋球菌(NG)
结核分枝杆菌
第三批项目:
手足口病(三重)
流感病毒(两重)
乙肝病毒(定量)
研发内容(根据注册要求)
核酸提取
核酸提取可配套注册或不注册,但需合理选择RNA分离/纯化试剂,并提供详细的验证资料。
最低检测限
最低检测限的确定
建议使用培养后病毒原液的梯度稀释液进行最低检测限确定,每个梯度的病毒稀释液重复3~5份,每份进行不少于20次的重复检测,将具有90%~95%阳性检出率的病毒水平作为最低检测限。通过另制备至少5份最低检测限浓度水平的病毒稀释液对90%~95%的检出率进行确认。建议采用半数组织培养感染量(50% tissue culture infectious dose,TCID50)、空斑形成单位(plaque forming units,PFU)法或copies/ml的方式进行病毒浓度确认,并采用上述方式作为病毒浓度的表示方式。在进行最低检测限的确认时,参与研究的病毒应至少包括不同来源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病毒株的系列稀释梯度。
最低检测限的验证
申报试剂应在最低检测限或接近最低检测限的病毒浓度对每种常见待测流感病毒亚型具有时间和区域特征性的至少3个病毒株进行验证。
分析特异性
3.1 交叉反应 ①用于病毒核酸检测试剂交叉反应验证的病原体种类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可能性:核酸序列具有同源性、易引起相同或相似的临床症状、采样部位正常寄生或易并发的其他微生物。 ②建议在病毒和细菌感染的医学相关水平进行交叉反应的验证。通常,细菌感染的水平为106 cfu/ml或更高,病毒为105 pfu/ml或更高。 ③首先,应在病毒不同型别和亚型间进行交叉反应验证;其次,采用其他的病原微生物进行验证。 ④申请人应提供所有用于交叉反应验证的病毒和细菌的来源、种属/型别和浓度确认等试验资料。
3.2 干扰物质 ①潜在的干扰物质主要包括:与样本有相关性的物质,如流感病毒的常见干扰物质:血液、鼻分泌物或粘液、用于缓解鼻塞和咽部充血、鼻腔干燥、刺激、哮喘和过敏症状的药物。 ②使用医学相关水平的干扰物浓度进行验证,另外,建议申请人在每种干扰物质的潜在最大浓度(“最差条件”)条件下进行评价。 ③申请人应采用每种病毒亚型的至少两种病毒株对样本中物质的潜在抑制影响进行评估,建议在每种流感病毒的检测临界值水平对每种干扰物质的干扰影响进行检测。
精密度
(1)对可能影响检测精密度的主要变量进行验证,除申报试剂(包括提取组分和RT-PCR组分)本身的影响外,还应对PCR分析仪、操作者、地点等要素进行相关的验证。 (2)合理的精密度评价周期,例如:为期至少20天的连续检测,每天至少由2人完成不少于2次的完整检测,从而对批内/批间、日内/日间以及不同操作者之间的精密度进行综合评价。如有条件,申请人应选择不同的实验室进行重复实验以对室间精密度进行评价。 (3)用于精密度评价的质控品应至少包括3个水平: ①阴性质控品:待测物浓度低于最低检测限或为零浓度,阴性检出率应为100%(n≥20)。 ②临界阳性质控品:待测物浓度略高于试剂盒的最低检测限,阳性检出率应高于95%(n≥20)。 ③阳性质控品:待测物浓度呈中度到强阳性,阳性检出率为100%且CV≤10%(n≥20)。
5. 阳性/阴性参考品 如申报产品有相应的国家参考品,则企业内部阳性/阴性参考品应参考国家参考品的项目设置。在不低于国家参考品要求的前提下,申请人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企业内部阳性/阴性参考品。对于没有国家参考品的产品,申请人应根据产品性能验证的实际情况自行设定企业内部参考品,阳性参考品应着重考虑病毒型别、亚型及滴度要求,阴性参考品则主要涉及对分析特异性(交叉反应)的验证情况。 申请人应对内部阳性/阴性参考品的来源、型别鉴定、病毒滴度等信息进行精确的实验验证,并提交详细的验证资料。
6. 适用机型
对于适用多个机型的产品,应提供如产品说明书【适用机型】项中所列的所有型号仪器的性能评估资料。
参考值(参考范围)确定
参考值确定资料主要是指Ct值的确认资料,建议申请人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方式对申报产品用于结果判断的临界值予以确认。
稳定性研究
(1) 稳定性研究资料主要涉及两部分内容,申报试剂的稳定性和适用样本的稳定性研究。前者主要包括实时稳定性(有效期)、运输稳定性、开瓶稳定性及冻融次数限制等研究,申请人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理的稳定性研究方案。稳定性研究资料应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