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爱国主义育管理论文 .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学生爱国主义育管理论文

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管理论文   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和内容之一,就是加强对学生的国情教育,让中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让学生了解到自明朝中后期以后,中国是怎样一步步走向衰落,以及在近代所遭受的民族耻辱;让学生了解和懂得为了争取国家的独立、人民的解放和自由幸福,我们近代的无数仁人志士,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前仆后继、不屈不挠斗争所取得的伟大胜利。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振兴中华而奋发进取。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的一件大事,全世界的目光无不关注着这历史性的重要时刻,海内外所有的中华儿女都在衷心欢呼着这一天的到来。同时,这一重大事件,也是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说服力的教材。   一、香港被割占的历史,是近代中华民族落后挨打,备受屈辱的历史缩影   现在的高中学生,都学了中国近代史,知道香港被割占的大致历史经过。但知道的不清楚,个别学生甚至还存在一些模糊或错误的认识。为了抓住香港回归这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大机遇,我专门举办了“香港问题的历史由来”讲座。把香港被割占的历史放在近代中华民族落后挨打,倍受屈辱的历史大背景中来讲述。说明英国帝国主义通过第一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英国占领了香港本岛;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后,1860年10月被迫签订了《北京条约》,根据这一条约的规定,我国新安县九龙司的部分领土,即九龙半岛今界限街以南部分被割让给英国。19世纪末期,正是垄断资本主义代替自由资本主义,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转变的时候。各在华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这种形势下,1898年6月,李鸿章等代表清政府,窦纳乐代表英国,签署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新界”地区较原香港行政管辖区大11倍,租借水域大四五十倍,其性质是租借,而不是割让,这是约有明文的。中国政府一再坚持对九龙城的管辖权和对整个新界的主权。但是旧中国落后,政府软弱,对英国政府顽固的殖民主义立场没有办法。   在把香港问题的由来放在中国近代大背景下讲述的同时,通过香港被割占的历史经过,着重向学生强调以下两点。   一是英国占领香港本岛、九龙地区,首先是通过军事强占,形成既成事实,然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予以确认;关于“新界”的强租,英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签字后,英国仍然得寸进尺,对专条中清政府坚持的东西一律予以推翻,千方百计攫取对自己有利的东西,出尔反尔,毫无信义可言。就是说,香港被割占的历史,是弱肉强食的历史。   二是必须使同学们明白,香港的被割占,是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夜郎自大,愚昧落后,腐败无能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二、祖国支持是香港繁荣的决定性因素   为了摸清同学们对香港问题了解、掌握和认识的确切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思想上存在的问题,我进行了无记名问卷调查。在有52位同学参加的调查中,在回答“香港的发展和繁荣靠的是什么?”这一问题时,有33人,也就是63.5%的同学认为是由于祖国大陆的支持,“一国两制”政策的英明。但是,大多数同学又对祖国对香港支持的情况,中国大陆对香港繁荣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却知之甚少。   我用充分的证据,着重向同学们强调以下两点。   一是中国政府一贯支持香港的繁荣稳定。   在政治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针对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共产党对香港采取了“长期打算,充分利用”,“暂时不动香港”的战略决策。以后,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避免国内的各种政治运动波及和影响香港。香港因政治局势相对稳定,成为亚太地区的政治“避风港”,导致资本大量流入。大陆解放前夕,上海、广州等地南来的资本、人才,因香港局势相对稳定而留下,为香港走上工业化道路提供了必需条件。与此同时,一些东南亚国家因政局动荡,资本也源源不断地流入香港。近20年来,香港更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来自欧美、日本、澳大利亚和东南亚国家的投资不断增加。有人将香港喻为“聚宝盆”,就是因为它在中国支持下政局稳定,有钱可赚,资本、人才源源而来,形成了香港经济的独特优势。从经济上支持香港,以优惠价格大量供应香港必需的食品、日用品、淡水、燃料、工业原料和半制成品等。仅仅从1962年3月20日开始的从上海、郑州、武汉至香港的三趟农副食品专列来看,35年来,已向香港运送了72万个车皮的农副产品,在香港副食品市场上,牛羊供应量的100%,猪供应量的99.8%,蔬菜的60%,水果的30%,茶叶的70%都来自中国内地。在价格上,70年代初由中国进口的食品价格平均按国际市场价格便宜五成以上,原料便宜约30%,衣服等消费品便宜25%。   二是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给香港带来了生机。   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