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历代的书法品第谈书法创作中的几个问题.doc
从历代的书法品第谈书法创作中的几个问题
在古代的书法品第中,包含着丰富的书学思想。 本文从历代的书法品第入手,着重分析了书法创作中应注意 的三个问题:把握书法艺术的生命精神,实现技道两进是书 法创作的灵魂;发扬主体精神,追求作品的高品位可谓是书 法创作的核心,与前者共同构成了书法创作的内容,是影响 书法作品品位高低的重要因素;书法风格的多样性和创造 性,即是书法创作的关键,是书法创作中偏重于形式方面的 因素,三者相互联系,互相制约。对于我们今天的书法创作 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历代;书法品第;书法创作;问题 0引言
书法品第作为一种特殊的文艺批评方式,要晚于一般的 无品第的书法评论。东汉赵壹《非草书》是第一篇综合性的 书法论文,其中已涉及书法批评,但尚未引入品第这一方式, 到了六朝庾肩吾方才完成了书法批评史上第一篇品第专论。 除了庾肩吾的《书品》外,涉及品第且具有代表性的还有: 唐代李嗣真的《书后品》,唐张怀令的《书断》《书议》、宋 朱长文的《续书断》、清包世臣的《艺舟双楫》和康有为的 《广艺舟双楫》。“ ‘品第’从理论表达方式这个角度看,
是一个特别的框架。这个框架由‘品名’、‘品级’、‘入品客
体’、‘品定
体’、‘品定标准’诸要素构成
‘入品客体’有时仅指
人,有时指书体,也有时指作品或者统而论之。‘品定标准’ 也是因人而宜,因时而宜。” [1]这种差别反映了艺术家对 待世间的不同态度,对艺术的不同追求,对审美趣味的不同 偏好。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方面的问题,进行综合考察、分 析,以期对今天的书法创作提供一点参考。
1把握艺术生命,实现“技道两进”
庾肩吾所著《书品》一卷,将汉代至齐梁能书者百二十 三人分三等九级,一一评定,把张芝、钟繇、王羲之书法列 为“上上”等,认为:“张工夫第一,天然次之。衣帛先书, 称为‘草圣’;钟天然第一,工夫次之,妙尽许昌之碑,穷 极邺下之牍;王工夫不及张,天然过之,天然不及钟,工夫 过之。”(《书品》)天然胜者,其书法有天设地造、人意之 外的自然气息和无定境界:工夫胜者,书法有能工巧匠、情 理之极的神技效果与精美观感。在天然和工夫统一中,庾肩 吾又更看重天然。
到了唐张怀令,钟、张、二王为首的魏晋书家依然是其 理论体系中的灵魂与核心,没有彻底改变庾肩吾、李嗣真品 第所暗示的书法批评的价值观和审美尺度。然而在其后期论 著《书议》中,将王的真、行书置于榜首,却把王羲之的草 书排在众人之后,认为“逸少草有女郎才,无丈夫气,不足 贵也。”又说逸少草书“格律非高,功夫又少,虽圆丰妍美, 乃乏神气。”从庾肩吾、张怀令的品第观来看,书法中的上 (神)、中(妙)、下(能)三品一般是这样来界定的:书法 的下品,“守护成法,应规入矩,无有少失,精能之至,以 至入品”;书法的中品,“书家气质之天性与所得成法互为 因果、穿通一气而多神妙之意”;书法的上品,“众法兼摄, 尤多非法之法,形质神意兼妙,而具鬼神般的神通。” [2] 由以上考察,我们不难看出古代理想的书法作品是上 品、神品,我们今天的书法创作要想创作出理想之作、上品 之书,就是要把握书法艺术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实现“技 道两进”。中国大多数艺术家具有“形而上”的品格,他们 不固守眼前物态之事而苦苦追求一种存在于宇宙万物之中 的“神韵”。书家所寻之“神韵”是那“变异之理、氤氲之 气、自然之韵”,是大自然背后的生命精神,是那宇宙变化 的永恒节奏,也即“道”。“为书之体,须入其形。”汉字 的象形性,也为表现书法的“神韵”和“道”,提供了方便 之门。“ ‘书者如也’,书的任务是‘如’,写出的字要如我 们心中对于物象的把握和理解,用抽象的点画表现出‘物象 之本’。” [3]
“书之道”作为一种本体,一种理想、一种境界、一种 法则,受到历代书家的重视。“书之妙器,必达乎道,同浑 元之理”(传王羲之《记白云先生书诀》)“书道玄妙,必 资神遇,不可以力求也。”(虞世南《笔髓论》)然而作为 玄之又玄的“道”、“神韵”,在书法创作中是通过技来表 现的。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首先提出“技进乎道”的命 题,他认为“技”只有与“道”冥中契合,“技”就会进入 一种绝妙的境界。宋代苏轼又提出“技道两进”之说,认为 有技无道者俗,有道无技者废;技以道为基础,道要以技为 支持。
书家们为了将“神韵”、“道”凝聚成富有动感的线 条,他们通过用笔、结体、章法等具体的技巧,来取势,创 造出生命的动感,实现艺术的价值。书法是最讲究用笔和结 体的,通过多变的用笔表现不同的“神韵’’。用笔是怎样表 现骨、肉、筋、血,构成艺术境界的呢?石涛《画语录》第 一章“一画章”中有精彩描述: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
一散,而法立矣。 能圆能方,能直能曲,能上能下。左
右均齐,凸凹突兀,断截横斜。……盖自太朴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急诊科患者转运途中突然病情变化应急预案.pptx VIP
- G30连云港至霍尔果斯高速景家口至清水驿段扩容改造报告书.pdf VIP
- 股骨粗隆间骨折护理查房——护理问题及措施与健康指导.ppt VIP
- 零星工程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x
- 一种比色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的Cu-MOF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VIP
- 中国农业银行超柜业务及账户管理相关知识考试试卷.docx VIP
- 第三章第一节SOLAS公约 -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精品课程 ....ppt VIP
- 小学田径教学教案全集.docx VIP
- 屋面防水改造及屋面防水论文.doc VIP
- 宫颈癌术后尿储留的预防性护理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