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焦点访谈》聚焦东莞易事特转型升级树典范.PDF
《焦点访谈》聚焦东莞 易事特转型升级树典范
链接:/news/89298.html
《焦点访谈》聚焦东莞 易事特转型升级树典范
编者按:1月31日,央视《焦点访谈》节目播出《治国理政新实践(二)——在自主创新中实现转型升级》
,以东莞为样本聚焦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节目指出,东莞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正在发生的变化,具有重要的样本效用和指标意义。时间长达10分钟。节目以东莞易事特董事长何思模和比
朗科技董事长王大孟两个企业家的故事及企业的发展经历为切入点,阐述东莞正在发生的变化。
东莞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代表之一,它曾经有过风光无限的荣耀,也曾经面对过风雨欲来的压力。劳动密集型产业
曾是它的优势也曾是它的包袱,完成转型升级既是它要面临的任务,更是整个中国制造业要面临的任务。没有创新,
没有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制造业会风光不在,整个中国经济也将受到拖累。从这个意义上说,东莞正在发生变化具
有着重要的样本效用和指标意义。
每天早上七点半,广东一家集团公司的董事长何思模就会准时出现在公司,开始一天的工作。
在城市的另一边,广东另一位企业家王大孟也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1991年,王大孟大学毕业回到东莞,接手了家族的制衣厂。当时他们主要给国外的品牌做贴牌、代加工服装,生意
非常红火,订单多到接不过来。
与王大孟不同,学通信出身的何思模从创业开始就一直在和电器打交道。1989年,24岁的何思模在江苏扬州创办了
生产稳压电源的小工厂。因为看中东莞的区位优势,2001年,何思模把工厂搬到了东莞。
东莞一直有“世界工厂”之称,“东莞塞车,全球缺货”,一度被用来形容“世界工厂”东莞制造业曾经的盛况,
在只有2500平方公里的面积上云集着五六万家制造加工企业,昔日的低廉劳动力、政策优势使得加工贸易在这片土地
上如火如荼地展开。电子设备、玩具、皮具、服装代加工,当时的“东莞制造”主要是技术含量低的低端工业。
《焦点访谈》聚焦东莞 易事特转型升级树典范
链接:/news/89298.html
当年的何思模也主要给国外品牌做贴牌、代加工,生产中、小功率UPS不间断电源。那时行业巨头德国施耐德是何
思模最大的客户。2006年,施耐德投资,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主要生产UPS电源。给别的品牌做代加工挣的只是小
钱,而且自己永远是被动的,没有发言权。何思模意识到,必须打造自主品牌,他开始招兵买马,组建自己的研发团
队,在贴牌生产的同时,进行技术创新,着手打造自己的品牌。
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东莞代工贴牌的黄金时代戛然而止。仅仅一年间,东莞倒闭的企业在册的多达857家,东
莞赖以繁荣的外包加工之路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东莞的困境实际上是中国制造遇到困境的缩影,加工订单在减少,
而劳动力成本却在急剧上升,世界工厂的竞争优势不复存在,东莞模式到了生死关头。
何思模的企业也不例外。那一年,他的合资方施耐德也在金融危机里受到重创,但是对于早早建立研发团队,布局
品牌战略的何思模来说,危机的反面正是机遇。他成功地回购了施耐德的股份,实现了从合资企业到全民营企业的转
型。
在UPS行业里一直充斥着惨烈的恶性竞争,在行业的厮杀中何思模意识到,仅仅依靠单一的UPS产品,并不能转危
为安。何思模一边专注生产UPS 电源,一边寻找新的生机。那时在大洋彼岸悄然兴起的新能源产业,给了企业新的增
长点,何思模全力调动技术力量,开始研发生产光伏逆变器。面对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长,2008年开始,何思模的企
业开始逐渐更新生产设备,实施机器换人,逐渐用自动化设备替代部分流水线上的工人。
《焦点访谈》聚焦东莞 易事特转型升级树典范
链接:/news/89298.html
与何思模同步,在“世界工厂”东莞,机器换人计划的实施,揭开了一幅未来制造的图景,也成为东莞解决用工难
问题的有效途径。机器换人已经成为东莞企业的普遍做法。2014年,东莞市推进企业“机器换人”行动计划出台,通
过政府扶持来推动产业技术改造,提高工业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水平。东莞的制造业工厂,正经历大规模的智能制造
升级。目前,东莞已经申报了759个“机器换人”项目,这些项目完成后,预计可减少用工45117人,劳动生产率平均
提高65.25%,机器换人,不仅仅是节省劳动力成本,还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成品率。
经过UPS 市场的厮杀和洗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