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内镜诊断.pptVIP

肿瘤内镜诊断.ppt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肿瘤内镜诊断

临床肿瘤学概论 肿瘤的内镜诊断 内镜有200年的历史,最初从1805年硬式的直管,发展成纤维内镜和电子内镜。目前的内镜已能深入全身各个系统的外腔、管腔内或闭合式的体腔内进行诊断。近30年来,内镜在高科技、器械、操作技术、介入治疗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医学领域中独特新兴的学科—内镜学。 一.内镜的发展 1. 硬式内镜的发展 (1) 1805年—烛光为光源—直通式硬管道—可观察到直肠和泌尿管的内腔。 (2) 1895年—灯泡为光源—半可曲式内镜—较清楚地观察到体腔和管腔脏器的内部。 (3) 1932年—灯泡为光源—可曲式内镜—已能观察到绝大部份胃黏膜。 2. 纤维内镜的发展 纤维内镜是软式的内镜,它的成像由物镜通过导像纤维到目镜,光源通过导光纤维把光导向内镜的前端。 (1) 1957年首创纤维胃镜和十二指肠镜。 (2) 1963年具有摄影装置,大视野角,光源,弯曲角,钳孔的大小,直视,斜视,侧视等方面不断改进。 (3) 1984年发展成高钠氙灯为光源,大钳孔、宽视野、全防水型的纤维内镜。 3. 电子内镜的发展 特点: 前端安装CCD将光能—转变为电能—处理系统—图像清晰显示电视监视器上。 (1) 1983年美国最早生产并用于临床。 (2) Olympus,Toshiba,Mzchida公司。 (3) 德国的Richad Wolf相继推出了产品。 (4) 2002年国内电子内镜问世,虽然目前产品还不完美,但他是我国的民族工业的自主产品。 4. 胶囊内镜Given®图像诊断系统 胶囊内镜吞服后—自然通过消化道—传送彩色视频图像数据— 传感器—接收获取的图像及数据—保存在Given®数据记录仪—8小时后患者把Given®数据记录仪交给医生—医生用RAPID™ 工作站进行处理就能看到清晰图像给患者作出诊断。 (1) 优点: 简便、无损伤、无痛苦、安全、卫生、图像清晰。 (2) 缺点: 完整的图像仅限于小肠、无法定位和取病理活检、无法进行介入治疗。 二.内镜的种类 1. 消化系统—食管镜、胃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小肠镜、结肠镜、腹腔镜。 2. 呼吸系统—鼻咽镜、喉镜、气管镜、纵隔镜、胸腔镜。 3. 泌尿系统—尿道镜、输尿管镜、膀胱镜。 4. 生殖系统—阴道镜、宫腔镜。 5. 心血管系统—血管镜。 6. 神经系统—脑室镜。 7. 骨科—关节镜。 8. 乳腺科—乳管镜。 三.内镜诊断肿瘤的特点 1. 肉眼的形态诊断 (1) 粘膜观察:粘膜光整度、色泽改变、血管纹里改变、有否隆起或浸润性改变。 (2) 动态观察:内腔的扩张是否正常,管腔的收缩和蠕动状况。 (3) 溃疡鉴别:溃疡表面苔的蚀厚度,有无渗血、出血的现象,溃疡周围粘膜有否增生僵硬,溃疡边缘有否虫蚀状、粘膜有否中断、有否杵状粗大粘膜。通过肉眼基本能鉴别溃疡的良恶性。 2. 放大观察 电子内镜具有放大功能,对微细结构和微小病变都能进行放大观察。能清晰地观察支气管、胃粘膜和肠粘膜的微细结构和微小病变从而有助于微小癌和早期癌的诊断。 3. 染色、荧光 (1) 染色—用亚甲蓝和刚果红染色剂喷洒染色,通过色素沉积和色素吸收的深浅,来鉴别溃疡和肿瘤的良、恶性,引导对病变部位进行活检,判断肿瘤的大小和浸润的范围。 (2) 荧光显示—注射血噗啉后,通过内镜下用激光进行激发,肿瘤组织会产生荧光反射来诊断早期癌变。 4. 病理活检 活检病理形态学的诊断能明确病变的性质。 (1) 溃疡的良恶性 (2) 癌前期状况鉴别 (3) 癌前期病变程度判断 (4) 肉眼无法鉴别的早期癌 (5) 腺瘤早期癌变的诊断 (6) 癌的分化程度的确定 5. 细胞刷涂片 活检加细胞刷涂片有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率,狭窄部位无法活检钳时,细胞刷涂片有助于明确狭窄处病变性质,有利提高肿瘤诊断的准确率。 6. 穿刺细胞学诊断 对粘膜下病变或粘膜下浸润性病变,通过内镜的注射针进行穿刺涂片细胞学诊断,有利于明确粘膜下病变性质以及对粘膜下浸润性肿瘤作出明确诊断。 7. 术前的定位 肿瘤术前的准确定位相当重要,对手术时采用的卧位和切口方法、准确切除病灶是大有裨益的。 (1) 贲门癌有否累及食管下端是否要开胸。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