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技术与层次分析法的耕地适宜性评价研究-中国农科院资源.PDF

基于GIS技术与层次分析法的耕地适宜性评价研究-中国农科院资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GIS技术与层次分析法的耕地适宜性评价研究-中国农科院资源

China Agricultural Informatics Vol No Apr 第30 卷第2 期2018 年4 月 2018 ,30 (2 ):53-62 .30 , .2 ,2018 . 基于GIS 技术与层次分析法的耕地适宜性评价研究 秦晓莉 (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长沙410007 ) 摘要:【目的】耕地适宜性评价是研究耕地合理利用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对影响耕地质量 的各种条件的综合评估,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为合理保护耕地资源提供重要依据。 【方法】文章在研究区内基于土壤养分、立地条件、理化性状、土壤管理四个方面,选取12 个 评价因子构建耕地适宜性指标评价体系,以16m ×16m 栅格为评价单元,选用层次分析法确 定评价指标权重,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 )建立模型进行综合评价,将研究区耕 地适宜性划分为10 个等级。【结果】研究区耕地整体适宜性良好,其中一到六级耕地占全区 耕地总面积的81.07%,同时也有相当面积的耕地评价等级较低,处于勉强宜耕或不适宜耕作 的状况。【结论】通过模糊数学和专家打分获得的耕地评价值,在AHP 模型中将各指标分4 类赋权重,最后得到相互关联的耕地指标体系,且利用GIS 技术处理栅格数据对表现耕地适 宜性具有良好的作用,研究成果对研究区耕地资源合理保护及促进耕地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 意义。 关键词:适宜性评价;层次分析法;耕地;GIS DOI :10.12105/j.issn.1672-0423 0 引言 人口持续增长与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对土地资源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耕地退化与适 宜性问题愈发受到关注。在我国陆域国土中,69% 的面积是山区,山区耕地面积占全国 [1-2 ] 耕地总面积的44% 。2014 年以来,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基础上,全国各省市 按照国土资源部要求,开展了新一轮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对耕地建立定量 的指标体系,分析耕地利用的适宜性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为合理保护耕地资源提供 重要依据,真正实现耕地保护和土地利用的科学发展。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最早由国外 研究学者IL Mcharg 于Staten 岛的土地利用规划中提出[3 ],在大都市城市规划、城市绿 地规划等方面也进行了探讨。中国现代土地适宜性评价始于20 世纪50~60 年代的荒地资 源考察;到1970 年代时引入了国外方法,随后也形成自己的土地评价系统;尤其是1990 [4 ] 年代以来,学界积极应用GIS 技术和数学方法评价非农用地适宜性,取得丰硕成果 。 2001 年周慧娟等采用GIS 技术对北京密云进行了耕地适宜性评价,得出GIS 技术可以显   收稿日期:2018-03-15   作者简介:  秦晓莉(1977—),女,汉族,湖南双峰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土地资源管理、测绘地理信息。 Email   * 基金项目:湖南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项目 · · 54 秦晓莉:基于 GIS 技术与层次分析法的耕地适宜性评价研究 第30卷第2期 [5 ] 著提高土地适宜性评价效率 。近些年,刘军等基于 GIS 技术对天津滨海新区开展了耕 [6 ] 地适宜性评价 。 文章以张家界永定区为研究对象,借助遥感与 GIS 技术,从土壤养分、立地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