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预防用药.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疗程 I类切口总预防用药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24h。心脏手术可视情况延长至 48 小时。 II类切口总预防用药时间亦为 24 小时,必要时延长至 48 小时。 II类切口总预防用药时间不得超过48 小时。 过度延长用药时间并不能进一步提高预防效果,且预防用药时间超过 48 小时,耐药菌感染机会增加。 六、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其他措施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其他措施 术前: 尽量缩短术前住院时间; 正确备皮; 无菌操作、洗手; 纠正患者高血糖、低蛋白血症、低氧血症、心功能; 手术区域备皮 手术区剃毛造成表皮损伤和细菌定植,明显增加切口感染发生率,可以脱毛剂脱毛或剪毛,比用剃刀剃毛好。 毛发稀疏部位无须备皮; 毛发稠密区必须备皮者,应在手术开始前在手术室即时备皮; 手术区域备皮与手术部位感染 备皮方法(SSI发生率) 剃毛备皮 5.6% 脱毛或不去毛 0.6% 备皮时间(SSI发生率) 术前24小时前 >20% 术前24小时内 7.1% 术前即刻 3.1%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其他措施 手术中: 患者保温; 纠正高血糖; 熟练的手术技巧(减少创伤、缩短手术时间) 正确放置引流; 严格控制手术室人员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其他措施 手术后: 敷料应及时更换,为患者更换切口敷料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换药流程。 术后保持引流通畅,根据病情尽早为患者拔除引流管。 抗菌药物不是万能的 小结 1 Ⅰ类切口预防用药看是否有用药指征,Ⅱ类切口有预防用药适应证。 2 严格按照《抗菌药物指导原则》选择品种,以头孢唑林、头孢呋辛为主。 3 用药剂量:选用轻到中度感染的剂量。 4 给药时间:一般术前0.5~1h给药。 5 I类切口预防用药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4小时,II类切口预防用药时间原则上不超过48h。 THANKS 感谢聆听 模板来自于 *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 《抗菌药物指导原则》2015年版 药剂科 手术切口类别 Ⅰ类切口(清洁手术) 手术不涉及炎症区,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 Ⅱ类切口(清洁-污染手术) 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如经口咽部手术、胆道手术、子宫全切除术、经直肠前列腺手术,以及开放性骨折或创伤手术等 Ⅲ类切口(污染手术) 造成手术部位严重污染的手术,包括:手术涉及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胃肠道内容物有明显溢出污染;新鲜开放性创伤但未经及时扩创;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开胸、心脏按压者 Ⅳ类切口(污秽-感染手术) 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 注:1. 本指导原则均采用以上分类。而目前我国在病案首页中将手术切口分为Ⅰ、Ⅱ、Ⅲ类,其Ⅰ类与本指导原则中Ⅰ类同,Ⅱ类相当于本指导原则中Ⅱ、Ⅲ类,Ⅲ类相当于本指导原则中Ⅳ类。参考本指导原则时应注意两种分类的区别。 2. 病案首页 0 类系指体表无切口或经人体自然腔道进行的操作以及经皮腔镜操作,其预防用药参考附录 3。 一、什么情况下需要预防用抗菌药物 下列手术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手术(乳腺癌、乳房成形术,有植入物如乳房重建术可预防用药) 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白内障(局部用药)和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对于7 天内再次行血管介入手术者、需要留置导管或导管鞘超过24 小时者,则应预防用药)患者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I类切口肿物切除术、骨科的内固定取出术、取活检术等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Ⅰ类切口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 ⑴ 手术范围大、时间长(一般手术3h),污染机会多。 ⑵ 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等。 ⑶ 异物植入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 ⑷ 病人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70岁)、糖尿病、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尤其是接受器官移植者)、营养不良等患者。(病程中应记录) Ⅱ类切口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部位引致感染,故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药。 二、药物选择 不同手术部位感染常见病原菌(1) 外科手术 常见病原菌 异物/假体植入 金黄色葡萄球菌 心脏 金黄色葡萄球菌 神经 金黄色葡萄球菌 乳腺 金黄色葡萄

文档评论(0)

006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