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学聚会言.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同学聚会言

[标签:标题] 篇一:老同学聚会感言一句 二十年老同学聚会感言 已经二十几年不曾谋面的老同学相见,这是激动人心的时刻,就像失散多年的亲人终于见面了。每次听到新找到一位老同学的联系方式,心中总是充满了喜悦和感动! 有些事并不因时光流逝而褪去,而是更加记忆犹新,有些人不因不常见面而忘记,而是愈加想念!几十年过去了,我们已经从一个对未来充满憧憬的青春少年,变成了历经时代变迁的中年人。怀旧的思想,或许会成为我们脑海里一个不时来访的朋友。 不是吗?生活好像是染了沥青的白布,虽经岁月流水的冲刷,总还是保留着旧痕。从各位同学的发言中可以看到,很多老同学都时常回想起我们大家在一起上学和玩耍嬉戏情景,思念同窗之情溢于言表。(同窗汇-用心维系同学情) 看到眼前这一张张亲切热情的面孔,仿佛是在梦境里一般,原以为很多老同学一辈子也见不到了,但今天竟会成了现实,这会是真的吗?不由得掐自己一把,哦--原来是真真切切的!这样的感受对每一个重情谊的人来说都应该是一种幸福! 虽然同学们上学时候的样子都在记忆中珍藏着,但最近聚会的时候,初次见到某位老同学,有时还是不能够一下子认出来,这时脑子里会极速搜索到珍藏多年前的记忆,须臾之后就会感到那么熟悉和亲切,实际上各位老同学还是小时候那个样子,尤其是神态好像一点也没有变,岁月或多或少地在我们脸上留下些许痕迹,但内心的真诚却没有变化过! 廿几年岁月荏苒,一群物已非、人依旧的中年人,脸上写满人生苦短的老同学们聚会于此。其实走得最快的不是时间,而是见面互道短长的感觉。让我们有理由而且骄傲地想念着同学时代的那些日子吧,尽管那一段日子不全被幸福的阳光普照。可怕的年轮把我们的童真侵蚀成转瞬间面对着的脸上还挂着被生活拖累的艰辛的你我,我们依然应该对自己说:我们正年轻。虽然语气里透出一丝的不自信,而且还显出不那么理直气壮的惘然。让我们找一个幸福的理由吧,当你遇到一切的不如意,我们大家就是你依靠的臂膀,因为在我们有生之年共同创照过一段无法更改也无法忘记的纯真时光——我们同学过!篇二:老同学聚会感言老同学聚会感言 同窗汇——用心维系同学情! 5月22日上午,我和莲香以及倪九龙、施令英、王耀忠、郑雪芬、戴再鸣等好友,应邀去浦东航头镇航星饭店参加新场中学同学聚会。 早晨7点多钟,我们从普陀区清涧路出发,乘地铁和公交车,一个多小时后便抵达新场镇,先去倪九龙弟弟家拜访。一会儿,从新疆退休回新场定居的老同学胡瑞番闻讯赶来。上海老知青、新疆老同事戴再鸣夫妇应倪九龙邀请,也从家里来到新场。在倪九龙、施令英夫妇的陪同下,我们参观了新场古镇老街,在新场中学校门前摄影留念。 新场中学是我的母校,从初一到高三,在学校度过了六年寄宿生的中学生活,留下了难忘的印象。1963年高中毕业后,我和倪九龙、卫则奚、周顺仙、唐文娟、胡瑞番、徐宗豪、俞家骧、卫家铨等九名同学,响应党的号召,告别母校,远离家乡,支边到新疆工作。弹指一挥间,半个世纪过去了,今天终於回到了日夜思念的母校怀抱。五十年来母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当年的旧校园已不复存在,一座环境优美、校舍漂亮的现代化新校园呈现在眼前,令人怦然心动,感慨万千! 在母校门前照完相后,我们一行九人乘公交车来到我的故乡航头镇。一下车,直奔公路边上的航星饭店。老同学周顺仙早在饭店门前迎候,把我们引进餐厅,和我们同坐一桌。刚落座,老班长卫则奚热情地向大家介绍我和倪九龙两位迟到的同学。卫则奚不仅是一起支边进疆的老同学,又是和我在兵团农四师医院共事多年的老朋友。后来,他调回内地工作,在江苏大丰中学当教师。我调到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当记者。从此,我俩相隔千山万水,彼此忙于工作,很少来往。2010 年9月,一起支边进疆的老同学、老知青在我家聚会时见过一面,之后再也没有见面。 也许他还在为教育事业发挥余热,教务繁忙,今天能来航头召集同学们聚会,实属不易。这次同学聚会,除了一起支边进疆的老同学常有来往、比较熟悉外,其他同学一别五十年,从未见过面,今日相见,互相都认不出来了,有些同学连名字也一时想不起来了。当年热情单纯、无忧无虑的中学生,如今成为饱经风霜、白发苍苍的古稀老人。老同学久别重逢,激动万分,彼此紧紧握住对方的手,目不转睛地辨认着对方的脸,情不自禁地感叹道:“老了,老了,认不出来了!”一位老同学握看我的手,兴奋地说;“六三年你到新疆去时,托王育孝送给我一些书,还记得吗?”我惊讶地说:“这事你还记得?我早就忘了,你一说,我才想起来了。”餐厅里一片欢声笑语,热情洋溢,热闹非凡。大家互相祝酒,千言万语,尽在杯中,一饮而尽,痛快淋漓!老同学难得相见,彼此急于相问,有说不完的知心话,感到格外亲热、甜蜜、幸福!这就是纯朴真挚、令人难忘的同窗之情。人到老年,免不了怀旧,常常怀念豪情满怀的学生时代。不久前,抽空翻阅尘封五十多

文档评论(0)

181****91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