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绪 论 一、 有机化学发展 早在2000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有机化合物的加工和利用。 17世纪中叶,人们把自然界的物质依其来源分为动物物质、植物物质和矿物质三大类。到了18世纪末,人们开始了对有机化合物的提取。 1828年,德国28岁化学家伍勒(F.Whler)在研究氰酸盐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了用无机物氯化铵和氰酸银一起加热,可以制得有机物尿素。 二、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 1. 数量庞大,结构复杂,同分异构现象普遍存在 同分异构现象是指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从而性质各异的现象。 乙醇和甲醚,分子式均为C2H6O,但它们的结构不同,因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也不相同。 2.易燃烧 除少数例外,一般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因此容易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量。大多数无机化合物,如酸、碱、盐、氧化物等都不能燃烧。因而有时采用灼烧试验可以区别有机物和无机物。 3. 熔点、沸点低,热稳定性差 无机化合物 静电力 有机化合物 范德华力 4.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水是一种强极性物质,所以极性较强的无机化合物大多易溶于水,不易溶于有机溶剂。而有机化合物一般都是极性较小或非极性化合物,所以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都很小,但易溶于非极性或极性较弱的有机溶剂中。这就是“相似相溶”规律。正因为如此,有机反应常在有机溶剂中进行。 5.反应速度慢,副反应多,产物复杂 无机反应是离子型反应,一般反应速度都很快。有机反应大部分是分子间的反应,反应过程中包括共价键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所以反应速度比较慢。 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大多是由多个原子结合而成的复杂分子,所以在有机反应中,反应中心可以在不同部位同时发生反应,得到多种产物。反应生成的初级产物还可继续发生反应,得到进一步的产物。因此在有机反应中,除了生成主要产物以外,还常常有副产物生成。 书写有机反应方程式时常采用箭头,而不用等号,一般只写出主要反应及其产物,有的还需要在箭头上标明反应的必要条件。 三、有机化学与农业科学的关系 1. 农业科学的发展促进了有机化学的发展,同样,有机化学的发展也促进了农业科学的进步和深入发展。 2. 要从分子水平上认识生命过程并研究生命现象。化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在整个生命科学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3.大量天然的和合成的有机化合物正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农业生产 。 有机化学既是学习农业科学的基础,又是进行农业科学研究的工具。 四、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1. 分离提纯 2. 纯度的检验 3. 实验式和分子式的确定 4. 结构式的确定 物质的性质不仅决定于分子的组成,而且首先决定于分子的结构。分子结构是指原子在分子中的连接方式、连接顺序和空间排列。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氢等原子是通过共价键相结合的,所以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就必须从共价键开始。 1. 价键理论 (1) 两个原子都有一个或多个未成对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反。 (2) 原子相互靠近轨道重叠时重叠的程度最大——方向性。 (3) 成键电子只能在成键区域内运动——定域性。 (4) 一个电子最多只能和一个自旋方向电子配对——饱和性。 2. 分子轨道理论 分子轨道理论是在1932年美国化学家马利肯提出的,它是从分子整体出发来研究分子中每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分子轨道理论认为,分子中的成键电子不是定域在两个成键原子之间,而是围绕整个分子运动的。通过薛定谔方程的解,可以求出描述分子中的电子运动状态的波函数ψ,ψ称为分子轨道。 两个原子轨道可以线性组成两个分子轨道: ψ1=C1ψA + C2ψB (1) ψ2=C1ψA - C2ψB (2) ψ1和ψ2为两个分子轨道的波函数,ψA和ψB分别为原子A和B的原子轨道的波函数,C1 和C2为两个原子轨道的特定系数。 在式(1)中,ψA和ψB的符号相同,即两个波函数的位相相同。它们叠加的结果使两个波函数值增大,电子几率密度增大,两原子轨道重叠达到了最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