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债之独立类型的法定补偿义务-法学研究.PDF

作为债之独立类型的法定补偿义务-法学研究.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作为债之独立类型的法定补偿义务-法学研究

  作为债之独立类型的法定补偿义务 王   轶  内容提要:在公法和社会法领域内,法定补偿义务作为债的独立类型由来已久。但 就法定补偿义务可否作为私法上独立类型之债,与合同之债、侵权之债、不当得利 之债、无因管理之债等并身而立,民法学界远未达成共识。若从解释论角度出发进 行分析,侵权责任法若干条款规定的补偿义务、“分担损失”规则以及 “有财产的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 费用”等,都属有关法定补偿义务的规定。它们与民法通则及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 法解释确认的法定补偿义务一起,构成我国民法中独立类型之债。在我国的责任保 险制度尚不发达,社会保障制度还远未健全的背景下,如果法定补偿义务制度运用 得当,无疑可在一定程度上济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制度之穷。 关键词:适当补偿 给予补偿 分担损失 支付赔偿费用 债的类型 引 论   在公法和社会法领域内,法定补偿义务作为独立类型之债由来已久。   就公法而言,据学者考证,国家机关对公民承担法定补偿义务的法律制度发轫于近代 的财产征收制度。法国远在大革命前的旧制度时期,“国王认为必要时,可用特权状收回私 〔1〕 人所有的土地,同时予以补偿,金额由行政机关自由决定”。 近代以来对私人财产的征 收或征用进行法定补偿,几已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通例。我国宪法以及法律、法规也广 泛认可此类制度,如宪法第 13条第3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 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此外,物权法第42条、第44条以 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本文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10FFX009)“民法规范论”的阶段性成果。 〔1〕 王名扬:《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89年版,第354页。 ·116· 作为债之独立类型的法定补偿义务 及第 121条、土地管理法第2条第4款等就国家对私有财产进行的征收明确规定国家应承担 〔2〕 法定补偿义务。 时至今日,行政机关的法定补偿义务已扩展到了征收、征用以外的其他 〔3〕 领域。 不仅如此,在行政补偿之外,作为国家补偿重要类型的立法补偿和司法补偿等也 〔4〕 〔5〕 得到了广泛认可。 尽管对于法定补偿义务的性质还存在法律责任说、 行政行为 〔6〕 〔7〕 〔8〕 说、 法定义务说 以及综合说 的分歧,但学界普遍认为,法定补偿义务是独立类 型的公法之债,不同于国家赔偿责任。〔9〕   就社会法而言,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形下对劳动者承担法定补偿义务也属大多数国家和 〔10〕 〔11〕 地区的通例, 是用人单位承担社会责任的主要方式之一, 属于用人单位的一种特殊补 〔12〕 偿义务。 我国劳动法第28条规定,“用人单位依据本法第24条、第26条、第27条的规 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此外,该法第70条、第91条 等都属关于法定补偿义务的规定。劳动合同法第46条、第47条、第 50条第 2款、第 71 条、第85条、第93条、第97条第3款等也有关于法定补偿义务的规定。   但就法定补偿义务是否属于私法上独立的债之类型,从而与合同之债、侵权之债、不 〔13〕 〔14〕 当得利之债、无因管理之债等并身而立, 民法学界远未达成共识。 笔者拟借助本文, 〔2〕 类似的规定还有外资企业法第5条、减灾防震法第38条以及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等。 〔3〕 如行政许可法第8条第2款规定,“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