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只生物下册复习.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只生物下册复习

返回 题型展示: 1、下图是显微镜下的血细胞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1是血浆,数量最多的细胞是 2 (填写数字),它具有运输氧 功能。 (2)具有吞噬病菌作用的是白细胞 , 具有止血和凝血作用的是血小板。 2、右图为人体局部血液循环示意图,其中①是动脉,③是静脉,②是毛细血管,则②的主要功能是( B  ) A.滤过作用 B.物质交换 C.吸收养料 D.分泌物质 1 2 3 4 2、右图是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5所指的是肺动脉,内流静脉血。图中7所指的是主动脉,内流动脉血。 (2)血液由2射出,流经5、6到3的循环途经叫肺循环; (3)由M到N处,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 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较少的静脉血。 (4)心脏结构中心壁最厚的是[4]左心室,它是体循环的起点. 题型展示: 1、如图所示为人体肺部毛细血管网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当血液流肺经时,血液与 肺泡 发生气体交换,血液由含 氧 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为含氧较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返回 返回 本节重点:1、什么是血型? 2、安全输血的原则是什么? 课标要求: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 重点解析:1、不同血型血液混合时,红细胞易出现凝集现象。 2、输血关系表: 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某人的血型 A B AB O 可接受的血型 A、O B、O AB、A、B、O O 可输给的血型 A、AB B、AB AB O、A、B、AB 题型展示:P71联系1 在紧急情况下,可少量接受A型或B型血,该受血者的血型是(D )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返回 人体内 代谢废物的排出 泌尿系统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其他排泄途径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形成尿液) (输送尿液) (暂时贮存尿液) (排除尿液) 本节重点:泌尿系统由哪些结构组成? 课标要求: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了解水平) 重点解析: 返回 题型展示: 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A ) A.肾脏 B.输尿管 C.膀胱 D.尿道 返回 本节重点:尿是如何形成和排出的? 课标要求: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理解水平) 重点解析: 血液(血浆和血细胞) 原尿(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 尿液(水、无机盐、尿素) 肾小球/肾小囊 过滤作用 (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尿素等) 肾小管 重吸收作用 尿道排出 (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 返回 本节重点:人体产生的废物有哪些排出体外的途径。 课标要求:描述其他排出途径。 重点解析:1、排泄: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 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2、泌尿系统 尿液 水、无机盐、尿素; 呼吸系统 呼吸 二氧化碳; 皮 肤 汗液 水、无机盐、少量的尿液。 题型展示:1、人体排泄,可以排出体内的物质不包括( A ) A.食物残渣  B.代谢废物 C.二氧化碳 D.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 返回 题型展示: 1. 当血液流经肾脏时,血液由[1]_入球小动脉_进入[ 8]肾小球,在这里血液中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的部分水、无机盐_、_葡萄糖、__尿素__等物质通过过滤作用进入的[5]肾小囊中形成_原尿_,流经[6]肾小管时,其中的_全部葡萄糖_、_大部分的水__、__部分无机盐_又被肾小管壁重新吸收,进入缠绕在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里,原尿中剩下的物质与肾小馆内壁分泌的尿酸一起形成尿液,,进入_膀胱储存起来。所以尿液的成分包括_水_、_无机盐、_尿素_、尿酸。 返回 人体 生命活动的调节 神经调节 激素调节 感觉器官 (获取信息) 神经系统 基本方式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受到神经调节的影响,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返回 本节重点:1、人眼球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是怎样的? 2、视觉是怎样的? 3、耳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是怎样的? 4、听觉是怎样形成的? 课标要求: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理解) 重点解析:1、眼和视觉 2、分析近视形成的原因

文档评论(0)

151****14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