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某HyperStudy平台地材料全参数优化.docx

基于某HyperStudy平台地材料全参数优化.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HyperStudy平台的材料参数优化 基于HyperStudy平台的材料参数优化 杨萌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 518057 摘要:针对当前仿真工作中仿真结果与实际测试结果存在一定差异的问题,本文应用 HyperStudy软件的参数优化功能,对镁合金板条的材料参数进行了优化。确定优化方法后在三点弯折工况下对手机复杂结构件材料参数进行优化,并将优化后材料参数在结构件不同工况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HyperStudy的材料参数优化方法,获得了更适用于仿真的材料参数,从而有效的解决了仿真结果和实际测试结果之间的差异问题。 关键词:HyperStudy,多参数优化,仿真,曲线匹配 0引言 仿真中输入材料的拉伸测试数据,来计算试件在其他工况下的行为,仿真计算曲线常与实际测试曲线存在一定差异(如图1所示)。导致该差异的因素包括:有限元建模的误差、求解器计算的误差、边界条件的误差、材料参数的误差。将前三个影响因素降至最低的情况下,仍不能实现测试曲线与仿真曲线的匹配,则需优化仿真输入的材料参数,使仿真曲线与测试曲线趋于一致。 本文采用HyperStudy软件,对镁合金板条进行材料参数优化。确定优化方法后对复杂结构件镁合金支架进行三点弯折工况下的优化。将优化所得的材料参数代入镁合金支架四点弯折仿真模型和扭转仿真模型进行计算。并分别将计算所得的“力-位移”曲线与测试曲线对比,验证仿真曲线与测试曲线是否一致。 图1 测试曲线与仿真曲线存在较大差异 1有限元分析模型建立 本例采用HyperMesh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试件四点弯折有限元模型如图2所示。试件长51.4mm,宽10.2mm,厚0.45mm。仿真求解压头的“力-位移”曲线。 图2 四点弯折工况有限元模型 1.1网格与节点 仿真模型中压头及支撑杆为刚体,试件所用网格类型及网格数目如表1所示。 表1 四点弯折试件所用网格 1.2 材料与属性 试件材料为镁合金,密度为0.0018g/mm3,泊松比为0.28,弹性模量E=44.8GPa。 1.3 边界条件的设置 压头和支撑杆直径为3.0mm,压头下压距离为5.0mm。工况为四点弯折工况,压头、部件、支撑杆位置关系如图3所示。 图3 压头、试件、支撑杆位置关系 /mm 2 HyperStudy优化模型建立 2.1 优化变量的设置 镁合金模型为弹塑性模型,弹性段通过弹性模量来定义,塑性段通过给定几组应力应变值来定义。 本模型中,弹性段弹性模量初始值为E,塑性段输入应力、应变数值(6组)。将弹性模量E及六个应力值σn设置为设计变量,并分别给定变量的范围。 X={E,σ1,σ2,σ3,σ4,σ5,σ6} 2.2 优化目标的设置 为使测试与仿真“力-位移”曲线匹配,定义优化目标为最小化两曲线所夹的面积。目标函数F(X)的数学描述如下[1]: function area_2curves(v1x,v2x,v1y,v2y) { newx = sync2(v1x, v2x) newy1 = lininterp(v1x, v1y, newx) newy2 = lininterp(v2x, v2y, newx) suby = newy1-newy2 area_value = absarea(newx, suby) return area_value } 其中:v1x为测试曲线X轴数据,v1y为测试曲线Y轴数据,v2x为仿真曲线X轴数据,v2y为仿真曲线Y轴数据。 OBJ:min F(X) 2.3 约束函数的设置 根据该材料本构模型,始终保持在塑性段σn+1 σn,故将此条件设置为约束。 CON:σn+1-σn0。 2.4 优化算法——ARSM 本优化采用自适应响应面法,(Adaptiv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ARSM)。 自适应响应面法是先通过最初较少的样本点构造一阶响应面,在响应面梯度方向上寻优并获得新的设计点,从而构造二阶响应面模型,二阶响应面在后续优化过程中不断得到优化和更新[2],[3]。该响应面法的计算流程[4]如图4。 图4 自适应响应面法计算流程 3 优化结果分析 该优化问题最大迭代步数设置为25,优化问题在迭代9步后收敛,收敛时目标函数值由原来的14.67降至3.85。目标函数随优化迭代步的变化趋势如图5所示。 最终优化结果,仿真“力-位移”曲线与测试“力-位移”曲线更加匹配,见图6。 图6 优化后仿真曲线与测试曲线的匹配情况 4 镁合金支架优化结果及其验证 手机主承力件镁合金支架在三点弯折、四点弯折和扭转工况下,均存在仿真“力-位移”曲线与测试“力-位移”曲线不匹配的问题。基于上述优化方案,对该部件在三点弯折工况下进行材料参数优化,边界条件如图7所示。将优化后材料参

文档评论(0)

dmz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