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毒生物的毒素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蛇毒生物的毒素课件

一、蛇毒的种类和分布 世界上大约有25000种类蛇,其中大概500种是有毒的。我国已知蛇类165种,其中毒蛇47种,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对人危害较大经常造成蛇伤的主要毒蛇有9种。 眼镜蛇(Elapidae) 蝰蛇(Viperidaerusselli) 尖吻蝮蛇(五步蛇Agkistrodon acutas) 蝮蛇(Agkistrodon blowhoffii) 竹叶青(Trimerresurus stejnegeni) 烙铁头(Trimerresurus muccrosquanatus) 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 金环蛇(Bungarus fasciatus) 海蛇(Hydrophiidae) 蛇类在世界分布很广,整个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都有分布。全世界约有1/3的人口受到毒蛇咬伤的威胁,每年死于蛇伤的约有4-6万人。 二、 蛇毒的成分和性质 毒蛇的有毒部分由毒腺、毒牙和排毒管组成。排毒管一端连接毒腺前端,另一端开口于毒牙基部的牙鞘中。毒腺的外面包着坚韧的结缔组织。当毒蛇咬人时,包被在毒腺外面的肌群参与收缩,使毒液迅速输入前端的导管,沿导管经毒牙进入被咬者体内。 蛇毒为半透明黏稠状液体,有特殊腥味,微酸,含水量70%左右,成分非常复杂,固体成分中含有20多种毒素蛋白和5-15种酶类,以及少量中性脂肪、磷酸和游离单糖等。有毒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多肽,约占于蛇毒的85-90%。 蛇毒按毒理学作用分为:神经毒素和血循环毒素。有些蛇毒两种性质兼有,属混合蛇毒,如眼镜蛇毒、蝮蛇毒等。 根据生物化学活性可分为:酶类、神经毒性多肽和蛋白质、生物活性物质、膜活性多肽4类。 1.蛋白酶 具有水解全部蛋白质的作用,能引起出血、局部肿胀或坏死,EDTA-Na2能抑制其活性,使之失效。 2.激肽酶 引起体内缓激肽酶的释放,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局部疼痛。卵磷脂酶能破坏红细胞;抗凝固酶能阻止血浆凝固;透明质酸酶能使毒素很快分散到组织中去。 在蛇毒的多种酶中,磷脂酶A2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在有些蛇毒中,它也伴有多种无酶作用的有毒肽。磷脂酶A2在蛇毒干物质中约占10%以上。有毒的磷脂酶A2对受攻击的动物的靶细胞膜具有强有力的作用。 突触前神经毒磷脂酶A2与轴索终端膜结合后可引起乙酰胆碱在神经肌肉接头处的释放增加,随后不可逆地降低。这些神经毒磷脂酶A2对外周神经的终端膜是特异的,而对中枢神经则无作用 。 如果,注入的磷脂酶的量较多,患者就失去所有骨骼肌肉的收缩能力,包括膈肌,若不给以人工呼吸机的协助,将因呼吸麻痹而死亡,肌肉毒磷脂酶A2则仅作用于骨骼肌细胞膜,造成不可逆的细胞膜去极化作用,引起肌纤维坏死和肌球蛋白尿症。肌肉毒素引起剧烈的疼痛,可持续数日到数月。 二、毒素类 (一)神经毒素 主要存在于眼镜蛇科和海蛇科的蛇毒中。它由15-18种氨基酸共61-7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最多的有180个氨基酸残基。含有8-20个半胱氨酸,形成4-10个二硫键,这些二硫键是保持毒性所必须的。 毒性表现在骨骼肌弛缓性麻痹,其作用有两种方式: ①突触后毒素作用于运动终板,与终板上的胆碱受体结合, 因此产生神经肌肉传导阻断,使骨骼肌不能兴奋而呈现弛缓性麻痹; ②突触前毒素直接作用于运动神经末捎,阻止乙酰胆碱的释放,使骨骼肌失去收缩能力而麻痹。 神经毒素从结构上可分为4种: ①三指形结构,如突触后神经毒素、心脏毒素、肌肉毒素等; ②与磷脂酶类似结构的神经毒素,如突触前神经毒素、细胞毒素; ③与牛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BPTl)类似结构的神经毒素; ④其他非典型结构的蛇神经毒素。 眼镜蛇毒素因子(CVF)成为研究热点已将近百年,对它的结构和功能已有较深入的研究,CVF已成为补体生物学有价值的研究工具,特别是对补体C3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它也可能成为治疗癌症的有效药物,已证明抗体与CVF的结合物能杀死黑色素瘤细胞、人类白血病细胞及成神经细胞瘤,而未与抗体结合的自由CVF则无此作用。 (三)膜活性多肽 膜活性多肽也是强碱性多肽,可引起极复杂的生物效应,能直接溶解红细胞,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并使膜上的酶易于溶出,对心脏、骨骼肌、周围神经等均可产生有害作用,它的许多作用可被磷脂酶A所加强。 心脏毒素对各种系统的作用已有许多报道,但对它的作用机理仍不清楚,多属推理性的。主要引起心血管功能障碍,中毒早期常有短暂的兴奋过

文档评论(0)

189****6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