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文学植物构景与景园林关系深究 .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学植物构景与景园林关系深究

文学植物构景与风景园林关系深究   在风景园林造景中,植物造景一直是人们寄托精神、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通过文学艺术的推波助澜,植物的文化功能成为园林景观造景、借景、应景的重要方面,而植物文学艺术审美为植物造景增添了无尽的风采。如法国皇家园林中,修剪整齐的规则式植物象征着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以动物为造型植物形象则展示了人类改造自然、创造艺术审美功能的文明成果。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桔树有着吉祥的寓意;梅、兰、竹、菊“四君子”更是成为艺术家、诗人千古歌颂的对象;松柏则成为傲世风骨、刚直不阿的拟人写照,这些都是植物所传达的人文精神的体现。因此,有关植物的文学描述传颂古今,精妙无比,表达了先贤们对大自然无限挚爱和欣赏自然美景的高超境界,表达了他们的独特视觉和对夫自然特有的鉴赏能力,从而升华到对生命本身意义的反思和对人生价值的考量。现今关于植物造景文学方面的研究和实践都很有限,植物文学创作和挖掘的可持续力以及风景园林造景的表现力、实践力都比较欠缺,值得园林师们关注。笔者着重以植物与文学,植物文学与自然景观,植物文学因子造景功能与风景园林的相关内容为主线,阐述植物文学造景与风景园林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在表现,使植物文学、植物造景和风景园林互补相长,形成良性循环的文化造景模式,推动文学、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植物与文学的关联性   中国文学中很早就有描述植物的文学作品,如《诗经?国风》中的第2首《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劐,为缔为络,服之无肄。葛是一种豆科的藤蔓植物,如今很多女人都吃“葛根粉”养颜,所谓的葛根,便是这首诗里的“葛”的块根。又如春秋时期孔丘《论语?八佾》日:“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日:‘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粟’。”因此,松、柏、粟成为当时社稷之本的象征物。在传统文学作品中,花木是人们寄寓丰富文化信息的载体。与文学之间存在关联的植物不在少数,比较典型的有松、柏、荷花、梅花、竹子等。它们与文学的关系主要体现于比德、抒情、回归自然等方面。   1.1伦理道德的比德思想体现比德思想是儒家思想的自然审美观,是真善美中“善”的核心内容,它主张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体验自然美。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鸟兽飞禽等之所以能引起欣赏者的美感,就在于它们的外在形态、生态上的科学生理特质,以及神态上所表现出的内在意蕴,都与人的本能、本质力量发生同构、对位与共振关系。有与人相似的形态、特质、精神的花木可以与审美主体比德,即可以在花草树木等自然界的描写中融入某种人格写照。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文人及士大夫们在经营园林植物时,总是以具比德内涵的植物为首选花木。比如,在园林植物中,松柏应用广泛。孔子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苟子》则日:“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把松、柏的耐寒特性比德于君子的坚强性格。又如,陈毅《梅岭三章、?咏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则比喻松之刚直美德。另外,对水中荷花的描述,有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把荷花比德于君子的品格情操:“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把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比作君子洁身自好的品格和写照。清朝康熙《钦定热河志》卷25《行宫一》手札:“至于玩芝兰则爱德行,睹松柏则思贞操,临清流则贵廉洁,览蔓草则贱贪秽,此亦古人因物而兴,不可不知。”康熙把德政观与植物联系在一起,可谓把植物人化到了文治的境地。   1.2清雅脱俗的出世观体验对于那些隐影于朝外山林的闲情逸士及士途失意的士大夫们,也有其合乎于观赏、吟诵的植物。当这些植物配置在园林中适当的位置时,依照植物季相的变化,可以邀约知心好友,欣赏吟咏。例如:梅花就是一种具有“格调清逸”的精神属性美的花木。宋代范成大《梅谱前序》称颂道:“梅以韵胜,以格高”;徐致中赞美它:“要知此花清绝处,端知醉面读离骚”。正由于梅花具有雅逸美的精神属性,因此最受文人雅士的喜爱。古人有花荣宠凡6条:“为烟尘不染,为铃索护持,为除地镜净,落瓣不淄;为主人旦夕留盼;为诗人阁笔评量;为妙妓淡妆雅歌”。可谓“梅以韵胜”的千古名篇。宋人苏轼在《于潜僧绿筠轩》中对竹子的雅逸美可谓表达到了极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将竹子提到了高雅的地位,是苏轼对竹子雅逸精神的经典描述。对于“可以嗅清香而折酲,可以玩芳华而自逸”的荷花,其雅逸美的特征给文人骚客徒增了一份表达的媒介。如宋代于石《西湖荷花》诗:“夜深人静月明中,方识荷花有真趣;水天倒浸碧琉璃,净质芳姿澹相顾;亭亭翠盖拥群仙,轻风微颤凌波步;酒晕潮红浅渥唇,肤如凝脂腰束素;一捻香骨薄裁冰,半破芳心

文档评论(0)

181****2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