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4
中央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
实验室之安全卫生及环保手册
前言
学校实验是教育过程中,进行理论印证,从事学术研究,同时也是教导学生正确实验操作之场所。在实验室里,需要使用器皿与化学药品,时时刻刻有潜在伤害、火灾、爆炸或中毒等危险。实验室中各项操作,如未养成正确的操作管理习惯,不仅易发生事故,且危及人员健康及安全。故必须将实验室之安全、卫生及环保要求予以正确之规范,以供遵循。
本手册旨在向同学助理及老师们说明并强调在实验室中应有的谨慎态度,在实验前应有之基本知识及实验后应有的负责态度。尽管我们尽量加以说明,总难免仍有疏漏之处,若在手册中找不到解答,得先查查书本或向老师们问得清楚明白后才进行实验,同时也希望随时能提出意见修正本手册,使其能更趋完整。本所实验室之安全卫生及环保管理由所长督导,技术人员负责监督,学生自治之实验室管理委员会负责执行定期安全检查,并在所务会议上提出报告。
请诸位读完本手册后在次页附条签名,撕下缴回所办公室技术人员处存盘,如此方才开始享有使用本所实验室的权利。此项手绩旨在保护诸位,希望大家认真实行。
本手册内容同时公布于环境工程研究所之网络首页上,欢迎各位同学随时查看。
本人已详细阅读环工所之实验室安全卫生及环保手册,并于进行实验时依照该手册内容及各相关规定操作,若有任何违法不当操作行为后果须自行负责。
签名:
职称(请圈选): 硕士生 博士生 专任助理
日期:
本人阅读手册后下列意见提供:
注:此页签名填妥后请撕下交所办公室技术人员留档备案,有备案之人员才得使用本所之实验室及设备。
(A) 操作安全
.不可触摸刚加热过的玻璃或坩锅,必须等其冷却一段时间后再去碰它。
.要从橡皮塞中拔出玻璃管或温度计时,要紧抓靠近橡皮塞部份的管身,旋转后拔出,必要时可以水或甘油作为润滑剂。
.对塞死的瓶塞要用安全的方法开启;避免使用过当压力造成瓶口破裂。
.破裂的玻璃器皿应该另外收集置入玻璃类回收箱。
.圆底烧瓶应放直在特制的橡皮垫或软木环上。
.绝对不要将试管对着别人或自己。
.为了安全及整洁,应将试管安置在『试管架』上。
.试管加热时,应靠近管内液体或固体表面『缓缓』加热,并随时准备移开火焰,以防突沸。
.当实验用到有毒或可燃物质时,应在抽风柜中进行工作
.实验桌上除实验进行中所需器材药品外,应保持干净。且加热时火源周围不可有易燃之药品或器材。
.稀释强酸时,一定是将酸加入水中,『绝不可』将水加入酸中。
.吸取化学品,应使用吸球,不可以用嘴来吸。
.钢瓶必须以锁炼或气瓶架予以固定牢靠,以防地震。
.使用盖子保护钢瓶开关。
.输送钢瓶宜使用手推车,不可用滚动的方式,更要避免碰撞。
.搬运、装、卸钢瓶均应在白天进行,上下楼层时须以电梯运送,使用电梯时须遵守本馆电梯使用规则。
.钢瓶旁边不可有火源、热源。
.钢瓶储藏地点应避免日光直接照射。
.搬动化学品瓶子时,要用双手同时抓紧,并靠近身体,其中一只手还须用手指穿过瓶环,不可仅握着瓶颈。
(B)个人防护
.养成『预知危险』的习惯。
.在实验进行中必须戴安全护目眼镜。
.在实验室中不可以配戴隐形眼镜。
.实验时不得穿拖鞋、凉鞋,以策安全。
.进行实验时,应穿合身的实验衣。
.搬运或使用具高度腐蚀性之酸、碱及其它化学品时,应戴橡胶手套。
.处理烫的物品时,应戴隔热手套。
.不可靠近、触摸运转中之马达、帮浦、输送带等动力机械,若要检查反常现象,必先关闭电源停止操作。
.离开实验室时,必检查水电瓦斯等是否关好,不必继续开启之仪器设备,应予关掉以策安全。
.应避免单独一人进行实验,也不要在过度疲劳情况下,勉强进行实验。
.养成实验后洗手的好习惯。
.勿在实验区内吃东西或烹调食物。
.实验室应由经常出入使用人员负责保持整洁。
.整洁的桌面可以避免溅出的化学品破坏到衣服、书本,甚至身体,并减少火灾的危险。
.在研究实验室内禁止从事与实验无关之活动及工作,更不可以互相打闹。
.未经许可不可擅自取用他人实验室之器材设备。
.衣服着火时绝不可奔跑或扑搧火焰;身上着火最好以防火毯、实验衣等裹着身体灭火,或利用安全淋洗设备冲洗,二氧化碳灭火器等方式来灭火。
.化学品溅入眼睛必须紧急先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球,然后才送医急救;冲水时要将眼撑开,一面冲水 一面转动眼球,冲水、15分钟后再送医。
.实验室走廊已装置安全淋洗设备且应该每周测试,保持功能正常。
(C)安全管理
.要绝对遵守『严禁烟火』之标示。
.各实验室应建立所使用化学品之『物质安全资料表』(MSDS: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实验者应在实验之前就先阅读有关之资料。
.许多化学品具有『不兼容性」,亦即当两者相混后,会产生热、起火、放出有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