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期末考考前复习;专题一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1、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各地的岩石圈厚度是相同的
B、岩石圈由地壳和软流层之上的地幔构成
C、地壳化学成分一钙、镁、铁为主
D、地球内部圈层由岩石圈、地幔和地核三部分构成
2.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在 ( )
A.盆地 B.平原 C.海洋 D.大陆断层;考点二 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
岩石圈的组成:包括三大岩石的形成,特征,常见类型等。;【针对训练】;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考点四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台湾东北的“野柳地质公园”有一块形似“金钱豹”的岩石,每年只能在农历大潮的退潮期间才露出海面,一年只有18天能看到。2011年4月勘察时,发现“豹头”掉在地上,金钱豹已一命呜乎了。据资料回答。;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甲、乙两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的原因 ▲ ;丙处物质主要是由于 ▲ 作用而形成的。
(2)写出图中各点的地质构造类型:甲 ▲ ,乙 ▲ ,丁 ▲
(3)如果在该地区进行钻井,有可能在 ▲ 地找到石油、天然气,在 ▲ 地找到地下水。
(4)丁地有一条东西向的河流,该地区计划在此处修建一座水库,你认为合适吗?简述你的理由。 ▲ ;专题二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2.大气的垂直分层(分层、高度范围、温度变化特点及原因、与人类的关系);1.有关对流层厚度叙述正确的是( )
A.低纬地区比高纬地区薄 B.夏季比冬季厚
C.平原上空比高原上空薄 D.厚度大小与纬度的高低无关
2.有关大气各层气温变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升高
B.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C.高层大气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D.高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3.云雨现象主要分布在对流层原因不包括( )
A.上冷下热 B.水汽杂质含量多 C.对流旺盛 D.二氧化碳含量多;考点二 大气的受热过程;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
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 )
A.①—②—③ B.①—④—② C.②—③—④ D.③—④—②
2.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过程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3.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主要是由于 ( )
A.大气吸收①辐射少 B.大气吸收②辐射少
C.地面吸收③辐射少 D.地面吸收④辐射少;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1.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
要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等压面形态的变化;能够运用等压面的凸向确定气压的高低(注意高低压的理解)
;读图,回答:
1.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简图,则图中关于空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空气上升是因为气压高 B.③处气压较④处高,所以空气下沉
C.⑥处气温高、气压低,空气下沉 D.④处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
2.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简图,则图中气压绝对值最低的是
A.①点 B.②点 C.⑤点 D.⑥点
3.若图中①和⑥表示城郊之间的近地面气压状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为郊区,⑥地为城市 B.地面空气由①地流向⑥地
C.冬季的夜晚,⑥地霜冻多于①地 D.①地降水少于⑥地;读“某地区海陆之间气流的变化图”,回答:
1.有关甲图描述正确的是( )
A.曲线①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B.曲线②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C.曲线②所示日温差小的主要原因是纬度所致
D.曲线①所示日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昼夜长短所致
2.由图甲推断,图乙中海风出现时间为( )
A.18时~次日6时 B.8时~当日16时
C.16时~次日8时 D.6时~次日18时;风是三种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要点:①三种力的画法以及对风速、风向的影响。②掌握不同受力情况下风的风向以及画法。
注意:必须掌握如何在等压线图中确定一点的风向以及如何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力的大小。;A;下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等压线与风向关系的图是 ( );考点四 全球气压带与风带;要点:三圈环流以及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
①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
②信风带与西风带方向相反,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
③气压带风带相间分布,高低压相间分布。
④热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带有:
动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带有:;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读“近地面气压带、风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SZEIA 014-2023 二手手机出口质量要求.pdf VIP
- 2025年高考湖南卷物理真题 含答案.pdf VIP
- 个股动量效应的识别及“球队硬币”因子构建.pdf VIP
- 微机型母线保护分析与应用.pdf VIP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 观察物体教案.doc VIP
- 学校EPC工程项目实施的重难点分析及对策.pdf VIP
- 典型事故五:内蒙古泰和煤焦化集团有限公司“4.8”爆炸事故.pdf VIP
- 2020款上汽通用别克君越_汽车使用手册用户操作图解驾驶车主车辆说明书电子版.pdf
- 基于新课标“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 培训课件.pptx
- 陶艺课程--校本特色课程-专题讲座.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