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市道路设计强制条文
第 PAGE 6 页 共 NUMPAGES 13 页
1 工程设计
1.1 道路几何设计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 37-90
1.0.3 在道路设计中应考虑残疾人的使用要求。2.1.2 除快速路外,每类道路按照所在城市的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等分为I、Ⅱ、Ⅲ。大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的I级标准;中等城市应采用Ⅱ级标准;小城市应采用Ⅲ级标准。有特殊情况需变更级别时,应做技术经济论证,报规划审批部门批准。2.2.1 计算行车速度的规定见表2.2.1。当旧路改建有特殊困难,如商业街、文化街等,经技术经济比较认为合理时,可适当降低计算行车速度,但应考虑夜间行车安全。
各类各级道路计算行车速度 表2.2.1
道路类别
快速路 主干路
次 干 路
支 路
道路级别
—?
I
Ⅱ
Ⅲ
I
Ⅱ
Ⅲ
I
Ⅱ
Ⅲ
计算行车速度(km/h)
80,60
60,50
50,40
40,30
50,40
40,30
30,20
40,30
30,20
20
注:条件许可时,宜采用大值。2.4.1 城市道路建筑限界见图2.4.1。顶角抹角宽度应与机动车道侧向净宽一致。最小净高见表2.4.1。建筑限界内不得有任何物体侵入。
图2.4.1 道路建设限界
图中 Wsm--中间分车带宽度(m); Wdm--中间分隔带宽度(m); Wc--机动车车道宽度或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车行道宽度(m); W1--侧向净宽(m); Wmc--机动车道路缘带宽度(m); Wmb--非机动车道路路缘带宽度(m); Wsc--机动车车行道安全带宽度(m); Wb--非机动车车行道宽度(m); Wa路侧带宽度(m); Wf--设施带宽度(m); Wp--人行道宽度(m); hb--自行车道、人行道及其他非机动车车行道的最小净高(m); h‘c--机动车车行道最小净高(m); e--顶角抹角宽度(m)。
最小净高 表 2.4.1
车行道路种类
机 动 车
非 机 动 车
行驶车辆种类
各种汽车
无轨电车
有轨电车
自行车、行人
其他非机动车
最小净高(m)
4.5
5.0
5.5
2.5
3.5
2.5.1 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设计年限规定如下:快速路、主干路为20a;次干路为15a;支路为10~15a。(a代表年)2.5.2 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的设计年限规定如下: 二、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碎石路面与沥青贯入式碎(砾)石路面为15a,支路修筑沥青混凝土等高级路面时,可采用l0a。 三、沥青表面处治路面为8a。 四、粒料路面为5a。2.6.1 地震区的道路工程及重要的附属构筑物应按国家规定工程所在地区的设防烈度,进行抗震设防。4.3.2 快速路应设中间分车带,不得采用双黄线。4.5.2 路侧带各组成部分的宽度确定如下: 一、人行道宽度必须满足行人通行的安全和顺畅。5.1.3 道路的圆曲线半径应采用大于或等于表5.1.3规定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值。5.1.6 圆曲线半径小于表5.1.3中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时,在圆曲线范围内应设超高。
圆曲线半径 表 5.1.3
计算行车速度(km/h)
80
60
50
40
30
20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
1000
600
400
300
150
70
设超高推荐半径(m)
400
300
200
150
85
40
设超高最小半径(m)
250
150
100
70
40
20
?最大超高横坡度 表 5.1.6
计算行车速度(km/h)
80
60,50
40,30,20
最大超高横坡度(%)
6
4
?
5.1.9 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m时,应在圆曲线内侧按表5.1.9的规定加宽。
圆曲线每条车道的加宽值(m) 表 5.1.9
?圆曲线半径(m)
车型
200R≤250
150R≤200
100R≤150
60R≤100
50R≤60
40R≤50
30R≤40
20R≤30
15R≤20
小型汽车普通汽车铰接车
0.280.400.45
0.300.450.55
0.320.600.75
0.350.700.95
0.390.901.25
0.401.001,50
0,451.301.90
0.601.802.?80
0.702.403.50
5.1.11 视距的规定如下: 一、道路平面、纵断面上的停车视距应大于或等于表5.1.11-1规定 值。寒冷积雪地区应另行计算。 二、车行道上对向行驶的车辆有会车可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电动航空器电推进系统动力电机技术规范.docx VIP
- DB37╱T 3655-2019 化工园区大气环境风险监控预警系统技术指南(试行).pdf VIP
- 百灵达FLOW-8快速使用说明书.pptx VIP
- 化工园区危险品运输车辆停车场建设标准.pdf VIP
-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专题党课PPT课件模板.pptx VIP
- T/HGJ 10600-2019 烧碱装置安全设计标准.docx VIP
- 最新清晰版ISO50001(中word版).docx VIP
- 临床医学 《门静脉高压症》教学课件.ppt VIP
- 最新:机械通气患者转运课件.pptx VIP
- (高清版)DB44∕T 2598-2024 《省级体育社会团体建设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