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地起源、成长、演变与未来.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货币地起源、成长、演变与未来

现行流通的第五套人民币是1999年10月1日一次公布、陆续发行的,各面额纸币年版号均为“1999年”。因此,通常称为199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与第四套人民币相比,第五套人民币的防伪技能由十几种增加到二十多种,主景人像、水印、面额数字均较以前放大,便于群众识别。 2005年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保持了199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主图案、主色调、规格不变,从构成货币的基本要素来说,不是发行一套新的人民币。但由于在印制生产工艺、防伪措施方面进行了改进和提高,并将年版号改为“2005年”。所以把改进印制生产工艺、技术后的第五套人民币称为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健全我国的货币制度,方便流通使用和交易核算,中国人民银行自1987年4月27日起,采取“一次公布,分次发行”的办法,陆续发行第四套人民币。 为了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和商品流通,方便群众使用,中国人民银行于1962年4月20日开始发行第三套人民币。第三套人民币和第二套人民币比价为1:1,并在市场上混合流通。 为了改变第一套人民币面额过大等不足,提高印制质量,进一步健全我国货币制度,中国人民银行自1955年3月1日起发行第二套人民币,收回第一套人民币。第二套人民币和第一套人民币折合比率为:1元等于1万元。 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同日开始发行统一的人民币。至1951年底,人民币成为中国唯一合法货币,在除台湾、西藏以外的全国范围流通。 防伪标记 你如果遇到假币,打算怎样处理? 拨打110 P17 P18 纪念币 民国元年3月11日呈文大总统孙中山,鼓铸1000万元纪念银币以为整顿。图案采用大总统孙中山肖像,以后的通用银币再改花纹式样。孙中山令财政部行文,同意鼓铸纪念币,并命令其余的通用银币新花纹,“中间应绘五谷模型,取丰岁足民之义,垂劝农务本之规”,训令财政部速制新模,分令各省造币厂照式鼓铸。不久,财政部就颁下新模给江南(南京)、湖北、广东等造币厂依式铸造,这就是“中华民国孙中山像开国纪念币”的由来。 “袁大头”(铸有袁世凯头像的机制银币),是整个民国时期的国币,也是当时国家货币体系的主币,传世非常多。“袁大头”银币有一种金质样币,反面有英文“L.giorgi”字,乃是雕刻这枚金币的意大利雕刻师鲁尔智?乔治的签名。 民国货币 存款货币 (一)存款货币是一种可签发支票的存款。 (二)存款货币和现钞合称为“货币”,它们属于M1的范畴。 (三)银行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也是货币,只不过不能直接转帐结算,它们称为准货币,属于M2的范畴。   钱币与生活 目录 1、认识钱币 2、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3、现代的货币 4、货币与生活的关系 5、货币的未来发展 钱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既是财富的象征,同时也是 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 展的见证,是文化与科技的 完美结合,具有极其丰富的 文化内涵。 1.认识钱币 2.货币的起源 一、货币是几千年前才出现在人类生活中 (一)人类社会在地球上已有百万余年的历史, 货币只不过是几千年以前才出现的事情。 (二)从历史资料的记载中可以看到,货币的出现,是与交换联系在一起的。 二、古代货币起源 (一)中国古代的“先王制币说”认为货币是先王为解决民间交换困难而创造出来供后人使用的。 货币的形式及其演变 币材 涵义:币材是指充当货币的材料或物品。 特点:价值较高;易于分割;易于保存;易于携带。 货币材料的演变:货币材料的演变是以实物开始,发 展到金属货币,再发展到货币商品的代表——纸币和信用货币形式。 币材的历史及其分析 历史上的币材:贝、龟(甲骨,西周)、铅(五代、楚)珠玉、金(商、西汉)、白金(银锡合金,西汉)、白鹿皮(西汉)、银(明清)、铜(西周后)、铁(南唐、宋)、谷帛(曹魏)、盐(唐四川)、丝麻(唐关中)、绫罗绢(唐) 币材的选择条件:价值高、易分割、易保存、易携带、技术条件、资源条件、交易规模、外来影响. 海贝原为装饰品,因携带方便,坚固耐用,有天生的计数单位,在中国历史上最先充当货币,以至于中国汉字中凡与财富有关的,大都以“贝”为偏旁。后海贝供不应求,遂有蚌贝、玉贝、骨贝及铜贝辅其不足。商代铜贝,是人类最早的金属铸币。 贝币 邓通是西汉文帝的一个宠臣,官居上大夫。文帝曾赐给邓通一座铜矿山,并破例允许邓通开矿自由铸钱,故而邓通私铸的半两钱流布四海,富甲天下。因此后世“邓通”成为钱币的别称. 铲形,由农耕经

文档评论(0)

静待花开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