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防震减灾知识宣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小学校防震减灾知识宣传

PAGE -PAGE 1- 中小学校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材料 1、地震基本知识 地震:地球内部运动引起地表震动的一种自然现象。它就像刮风、下雨、闪电、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由于地球内部深层物质的不断运动和变化,促使地壳运动和变化,这些运动和变化逐步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当地壳某些脆弱地带承受不了如此巨大的能量时,岩层便会发生突然的局部断裂,或者沿原有的断裂发生错动,地震就发生了。 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 地震示意图 震源:地球内部发生地震时震动的发源地。通常指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最先开始断裂、错动并激发地震波的地方。 震级:地震大小的等级划分,与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多少有关。一个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烈度:某一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破坏的强弱程度。一次地震对不同的地区可产生不同的烈度。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点,即地面上与震源正对着的地方。 极震区:一次地震破坏或影响最重的区域。极震区的几何中心称宏观震中。 主震:地震序列中,震级最大的一次地震。 余震:地震序列中,发生在主震以后的所有地震。 2、地震谣言识别 地震谣言一般有以下特点: (1)非政府传达的地震信息; (2)称是某某专家或者外国人的预报意见; (3)带有封建迷信色彩或伴有离奇传说的信息; (4)“预报”的震级很大或很精确,“预报”的发震时间、地点很具体。 目前,我国对 HYPERLINK /yjflcx/yjfl/zrzh/dz/ \t _blank 地震预报实行政府统一发布制度,我们应不相信、不传播地震谣言,发现地震谣言及时报告。 3、在学校时如何避震 正在学校上课时,要在老师指挥下迅速抱头或者用书包保护头部,躲在各自的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尽可能离开外墙和玻璃窗,避开天花板上的悬挂物,如吊灯等。内墙墙角处也可暂避。在楼上教室内的同学千万不要跳楼。震后有组织地迅速撤离到室外。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