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清代戏曲 第一节 清初戏曲 清初剧作家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以吴伟业、尤侗为代表的文人化剧作家。 二是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派剧作家。 三是以李渔为代表的娱乐派剧作家。 康熙年间,洪昇的《长生殿》与孔尚任的《桃花扇》使中国戏曲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 一、吴伟业和尤侗的文人抒情剧 剧作以结合个人身世、借历史素材抒发内心郁闷为主,注重抒情性而不重情节结构和舞台要求。 吴伟业:传奇《秣陵春》 杂剧《通天台》《临春阁》 “借古人之歌呼笑骂以陶写我之抑郁牢骚” 尤侗:传奇《钧天乐》; 杂剧《读离骚》《吊琵琶》《桃花源》《黑白卫》《清平调》,合称《西堂乐府》 大都是通过为历史上不得其遇的才士贤人鸣不平 二、李玉与苏州派 苏州派:明末清初在苏州出现了一群沉抑民间的平民专业剧作家,较为著名的有李玉、朱佐朝、朱素臣、叶雉斐等。 与舞台紧密结合,重视戏剧性 贴近世俗人生,易代后关注时事政治 新编历史剧 李玉 剧作可以明亡为界分为前后期: 前期作品以描写人情世态为主要内容 崇祯年间刊刻的《一笠庵四种曲》: 《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合称“一人永占”。 后期作品较多描写历史上的政治斗争事件或直接从明末苏州的现实生活中取材。 代表作有《千钟禄》(又名《千忠戮》)、《万里缘》等,其中《清忠谱》成就最高。 三、李渔的风情喜剧 明末出现的类型:沈、汤合流的产物 李渔(1611-1680)字笠翁,原籍浙江兰溪,晚年移家杭州。自蓄家妓,携至各处献艺。戏曲论著存《闲情偶寄》中 。 是中国戏曲史上第一个专门从事喜剧创作的作家 剧作有传奇《笠翁十种曲》:几乎全是敷演男女情事的风情喜剧。 追求“风流道学合而为一”的折衷主义理想 “寓道德于诙谐,藏经术于滑稽” 《风筝误》 第二节 《长生殿》 洪昇(1645-1704),字昉思,号稗畦,浙江钱塘人,出身于已趋中落的世宦之家。 受业于明遗民,康熙七年(1668)就学于北京国子监,结交名流而诗名大振。婚姻美满但家难迭起,与父母失和而有家难回,旅食京华二十年却功名不遂,康熙27年因“演《长生殿》之祸”而断送功名。后举家南归,放浪潦倒,康熙43年,曹寅在南京排演全本《长生殿》,洪升应邀前去观赏,在返回杭州途中,于乌镇酒醉后失足堕水而死。 与孔尚任并称“南洪北孔” 能诗,存《稗畦集、续集》、《啸月楼集》。 传奇九种,仅存《长生殿》 杂剧存《四蝉娟》一种。体式略近于徐渭的《四声猿》,由四个单折的短剧合成,分别写谢道韫、卫夫人、李清照、管夫人四个历史才女的故事。 一、《长生殿》的创作 前后经过十多年,曾三易其稿: 初稿名《沉香亭》,是有感于李白之遇而作。 后删去有关李白的情节,加入李泌辅助肃宗中兴的内容,更名为《舞霓裳》; 此后根据《长恨歌》《梧桐雨》等有关描写对剧本予以重构,修改成专写唐玄宗与杨贵妃钗盒情缘的宏篇巨制,定名为《长生殿》,50出。 二、《长生殿》的思想内容 1、描写了李、杨爱情的悲欢离合,歌颂其精诚不散,终结连理的钗盒情缘。“败而能悔”,变长恨为长生。“借兴亡之感写离合之情” 2、把杨、李爱情结合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广阔的社会背景来描写。除寄寓了“乐极哀来,垂戒来世”(《自序》)的意义外,还渲染了个人命运为巨大的历史力量所摆布的哀伤。 3、讴歌真情、至情。除了“但果有精诚不散,终成连理”的夫妻伦理之情;还包含有“看臣忠子孝,总由情至”的忠孝之情,把“情”的内涵拓宽到了政治和道德的领域。“一部热闹的《牡丹亭》” 三、艺术成就 1、现实与虚幻的完美结合 上半部写实,“取天宝间遗事,收拾殆尽”。 下半部写幻,鼓吹真情,可以冲破时空的束缚,超越生死仙凡的界限。 2、主线复线交叉,脉络清晰,紧凑自然。 3、清丽流畅的曲文风格,具有浓厚的抒情性,传达出人物的感情心理。如《闻铃》 4、音律精工和谐,曲牌运用得体。 曲辞和音律俱佳,文情与声情并茂 第三节 《桃花扇》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季重,号东塘。山东曲阜人,孔子第六十四代孙。 35岁前,苦读经史,积极应举却乡试落第,隐居石门山却又纳捐为国子监生。 1684年,康熙南巡返经曲阜,御前讲经得以“异数”出山,任国子监博士,半年后在淮扬治河,与明末遗民广泛交往,如冒襄、张怡。 1690年返京后生活闲适。1699年,《桃花扇》写成,次年上演,朝野轰动,却以“疑案”谪官。 滞留京城两年一无所获。1702年,黯然归乡重过隐居生活,外出漫游以慰寂寥,卒于老家故居。 诗文集有《石门山集》、《湖海集》、《岸堂稿》、《长留集》等,今人汪蔚林辑为《孔尚任诗文集》。 一、《桃花扇》的思想内容 “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通过复社文人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反映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