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混土应用中存在的几个问题.docxVIP

高性能混土应用中存在的几个问题.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性能混土应用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摘要:高性能混凝土保证了结构的耐久性能,促进了循环经济发展、节能资源和能源。在高性能混凝土应用过程中,从设计、生产、施工到规范的应用都存在着很多问题,制约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与应用。文中,提出了工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与建议,指出,必须从设计开始,在设计文件中正确提出指标,在施工养护中严格按工艺要求进行,同时,为促进高性能混凝土的推广与应用,必须从规范上有所考虑。 ?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应用规范问题 引言 ? 高性能混凝土(HPC)是混凝土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国外学者曾称之为21世纪混凝土。近年来,在我国的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得到了普遍应用,如杭州湾大桥、东海大桥、青马大桥、三峡工程等等,人们的耐久性意识也不断提高,但实际上,混凝土耐久性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设计、生产、施工、养护等各个环节的共同参与,实践中,发现存在很多问题,以桥梁工程为例,列举一二,与同行共同探讨。 ? 1什么是高性能混凝土 ? 1990年由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与美国混凝土学会(ACI)共同主办的一次研讨会上正式定名高性能混凝土。大会规定高性能混凝土是具有某些性能要求的匀质混凝土,必须采用严格的施工工艺,采用优质材料配制,便于浇捣、不离析、力学性能稳定、早期强度高、具有韧性和体积稳定性等性能的耐久的混凝土,特别适用于高层建筑、桥梁以及暴露在严酷环境中的建筑结构。 ?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高性能混凝土不是混凝土的一种,而是采用常规材料和生产工艺,能保证混凝土结构所要求的各项力学性能,并具有高耐久性、高工作性和高体积稳定性的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是在普通混凝土的基础上掺加各种矿物掺合料(替换部分水泥)和外加剂为主要特征,各种性能均有提高,但成本却低于普通混凝土。 2高性能混凝土应用过程存在的几个问题 ? 2.1对规范的理解偏颇 ? 工程规范是设计与施工、验收的依据,规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客观实践认识的不断深入,在继承旧标准合理理论和内容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新的成果,逐步完善。以桥梁为例,从20世纪60年代颁布的《公路桥梁设计规范》(试行)(1961年9月)起,我国的桥梁设计规范一直以安全性为主(表现为只重视结构强度),70年代、80年代规范一直在不断修改完善,直到2004年《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以下简称04桥规)第一次提出了100年设计基准期的要求,提出了耐久性的要求,如表1。但该规范中,在耐久性要求中的水泥用量部分规定:在I-IV环境下,最小水泥用量的要求275-325kg/m3(实际上脱胎于《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而这一条存在许多问题,是何种水泥?何种等级的水泥?规范并未说明,实际上应该是胶凝材料用量。但很多业主和监理都据此强调水泥用量,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因为高性能混凝土的突出特点就是掺加矿物掺合料、降低水泥用量、低水胶比、掺用复合外加剂等。实际上,在2000年的《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中,就已经明确提出,水泥用量是指“水泥与矿物掺合料总量”,水灰比就是水胶比。在这之后的《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 B07-01-2006)中明确提出了各种环境下最小胶凝材料用量,与《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中的水泥用量基本一致,如表2,同时提出最小水泥用量应不低于240 kg/m3,可见,只有搞清楚规范的来龙去脉,才能灵活运用规范,而不被规范束缚。 表1《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的耐久性要求 ? 环境 ? 类别 环境条件 最大水灰比 最小水泥用量(kg/m3) 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 最大氯离子含量(%) 最大碱含量(kg/m3) Ⅰ 温暖或寒冷地区的大气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接触的环境 0.55 275 C25 0.30 3.0 Ⅱ 严寒地区的大气环境;使用除冰盐环境;滨海环境 0.50 300 C30 0.15 3.0 Ⅲ 海水环境 0.45 300 C35 0.10 3.0 Ⅳ 受侵蚀性物质影响的环境 0.40 325 C35 0.10 3.0 ? ? 表2《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的技术要求 ? 设计基准期 ? 环境作用等级 100年 50年 最低强度等级 最大水胶比 最小胶材用量 最低强度等级 最大水胶比 最小胶材用量 A C30 0.55 280 C25 0.60 260 B C35 0.50 300 C30 0.55 280

文档评论(0)

181****91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