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革中的中西文化冲突与整合.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程革中的中西文化冲突与整合

课程改革中的中西文化冲突与整合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肖正德 手机E-mail: 本讲主要内容 一、文化与文化冲突释义 二、中西(美)课程文化观比较   三、课程改革中的中西文化冲突 四、课程改革中的中西文化整合   ●结论 一、文化与文化冲突释义           (一)文化的概念  在西方,“文化” ( culture)一词最初源自拉 丁文Cultura,意谓“耕种”。18世纪,“文化”概念 在西方思想史上第一次获得了重要的转义,被解释 为“心灵的普遍状态和习惯”、“整个社会里知识发展 的普遍状态”、“各种艺术的普遍状态”。在英语中, 文化( culture)曾经被用来指“犁”( ploughs),但 更常见的是指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工具。起初,这 个过程指的是农耕(agriculture),即耕地,但后 来被引申为培养人的技能和品质。      “文化是人类在自身的历史经验中创造的包罗万 象的复合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 风俗以及其余从社会上学得的能力与习惯。” (爱德 华?泰勒《原始文化》 )   “文化包括大家享有的全部人类社会产品。这些 产品可以分为基本的两大类:物质的和非物质的。 物质文化包括一切由人类创造出来的并赋予它意义 的人工制品或物体……非物质文化则由比较抽象的 创造物组成——语言、思想、信仰、风俗、神话、 技能、家庭模式、政治态度。”(罗伯逊《社会学》)  “在社会中习得的一整套价值观、信念和行为规 则,它们规定了在一定社团中可接受的行为范围。” (美国《哥仑比亚百科全书》) “你且看文化是什么东西呢?不过是那一 民族的生活的样式罢了。” (梁漱溟 《东西文 化及其学》 ) “文化必由人类生活开始,没有人生,就 没有文化。文化即是人类生活之大整体,汇 集起人类生活之全体即是文化。” (钱穆《文 化与生活》)   “文化是人类在处理人与世界关系中所采 取的精神活动实践活动的方式及其所出来的 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活动方式与活动 成果的辨证统一。” (张岱年、程宜山《中国 文化与文化论争》 )   “文化是历史的凝结成的稳固生存方式, 其核心是人不自觉地建构起来的人之形象。” (衣俊卿《文化哲学 》)      汇综以上中外关于文化的众多的定义,我们可 以把它们分成两大类:一类指涉人类创造活动的一 切,即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生产活动所创造的一切 成果,那就是广义的文化。另一类排除人类社会历 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只指 涉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那就是狭义的文化。 本专题采用狭义的文化,即一定群体的大多数 成员所共同享有或认同的、内隐的价值观念、行为 规范和思维方式等。      (二)文化冲突的意涵       “冲突”是指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事物之 间的互相对抗状态与可能会产生斗争的矛盾形式。   文化冲突是指不同的文化型式在相互依存、 相互碰撞的过程中,或某一文化型式由一个阶段发 展到另一个阶段时,因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 规范等差异而导致的文化型式之间的互相对立、互 相排斥,甚至相互对抗的现象和过程。 二、中西课程文化观比较    (一)中国文化传统与课程    1、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特征    (1)伦理性     “伦理本位”文化是建基在“关系”概念之上的。“是关系,皆是伦理”,“伦理关系,即是情义关系。”伦理关系起源于家庭,推及社会、国家。父慈子孝,夫唱妇随,君臣有义,朋友有信。于师则称“师父”,与官员则称“父母官”,于朋友则以兄弟相称,与国则为“国家”,于天下则祈望“天下一家”,“四海兄弟”。这不断地扩展下去,使整个中国社会俨然是一个伦理社会。       (2)和谐性     《国语?郑语》首次提到“和”的概念: “商契能 和合五教,以保百姓者也。”   《中庸?天命章》指出:“致中和,万物育也。”   孔子曾言:“礼之用,和为贵。”   孔子又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荀子说过:“万物得其和而生,各得其养以成。”   孟子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董仲舒说过:“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和谐的精神主旨——“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最早提出“中庸”观念以及把“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观念和方法的是孔子。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子路》)    朱熹将“中庸”释义为:“不偏之谓中,不倚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文档评论(0)

181****91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