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温故而知新——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pptVIP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温故而知新——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温故而知新——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

L/O/G/O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 温故而知新 2015年雅安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25—26题。(6分)??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①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②。子贡③赎鲁人於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④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⑤;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⑥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选自《吕氏春秋〃先识览第四〃察微》)? 注释:①臣妾,男女仆人。②府,国库,国家财政资金的出纳、保管机构。③-④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⑤品行。⑥子路,?孔子得意门生,名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 25.?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3?分)? 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 26.孔子是如何评价子贡和子路的行为的?这样评价又是为什么呢?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3分) 2016年雅安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题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选段,?完成25-26?题。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25.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3?分)? 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26.范仲淹是一个怎样的人?有什么依据??请结合原文材料用自己的话简答。3分 考点分析 正确翻译句子 归纳文章内容 评价人物 学习目标: 我能运用已学的文言知识,翻译并理解浅显的课外文言文,顺利解答该项中考考题。 方法归纳 阅读法 结合注释 联系旧知 联系上下文 课外文言文实战演练    年羹尧征青海 年羹尧征青海日,营次,忽传令云:“明日进兵,人各携板一片、草一束。”军中不解其故②。比次日,遇塌子沟②,令各将束草掷入,上铺板片,师行无阻。番③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遂破贼巢。 注释:年羹尧:人名,清朝名将。塌子沟:淤泥深坑 番: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统称。                        年羹尧征青海 年羹尧征青海日,营次,忽传令云:“明日进兵,人各携板一片、草一束。”军中不解其故②。比次日,遇塌子沟②,令各将束草掷入,上铺板片,师行无阻。番③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遂破贼巢。 注释:年羹尧:人名,清朝名将。塌子沟:淤泥深坑 番: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统称。                     1.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番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 2.年羹尧善于用兵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请简要概括。3 译:番人正依仗这一险阻,没想到大军很快就到了。 主要体现在善于了解并利用战地环境指挥作战。 徙木偾表 商鞅变秦法,恐民不信,乃募民徙三丈之木而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金,乃下令。吴起治西河,欲谕其信于民,夜置表于南门之外,令于邑中曰:“有人能偾表者,仕之长大夫。”民相谓曰:“此必不信。”有一人曰:“试往偾表,不得赏而已,何伤?”往偾表,来谒吴起,起仕之长大夫。自是之后,民信起之赏罚。 注释:偾表:fèn 放倒旗帜。 徙木偾表 商鞅变秦法,恐民不信,乃募民徙三丈之木而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金,乃下令。吴起治西河,欲谕其信于民,夜置表于南门之外,令于邑中曰:“有人能偾表者,仕之长大夫。”民相谓曰:“此必不信。”有一人曰:“试往偾表,不得赏而已,何伤?”往偾表,来谒吴起,起仕之长大夫。自是之后,民信起之赏罚。 注释:偾表:fèn 放倒旗帜。 1、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试往偾表,不得赏而已,何伤? 2、商鞅徙木和吴起偾表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译:我去试着放倒旗帜看看,最多得不到赏赐罢了,有什么关系呢? 必须说到做到,才能取信于民。 祝同学们语文考个好成绩! * * * * * * * * * * * * * L/O/G/O * * * * * * * * * * * * * * * * *

文档评论(0)

dsw2853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