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章 无线低速网络;King Harald bade these memorials to be made after Gorm, his father, and Thyra, his mother. The Harald who won the whole of Denmark and Norway and turned the Danes to Christianity.”
- The Jelling stones
;第6章介绍了无线网络的分类及特点,并以Wi-Fi和WiMAX技术为例重点介绍了无线宽带网络协议802.11和802.16数据链路层数据帧结构和MAC层协议的特点和技术。;7.1 低速网络协议概述
7.2 红外线通信
7.3 蓝牙
7.4 802.15.4/ZigBee
7.5 体域网
7.6 容迟网络;记录和测量日常生活中的运动量。
将测量的卡路里、步数、体温、血氧等数据通过蓝牙技术传送到智能手机上。
用户还可以以社区的形式与好友进行分享。
;采集人体的生命体征数据,如:ECG、EEG、心率、血压、体温等数据以及身体健康数据,如:测量的时间、卡路里、步数、体温等数据。
要求的数据传输速率比较低,一般低于10kbps。;应用需求牵引技术发展
“长尾效应”
人类20%需求是高带宽,比如视频服务等;
人类还存在80%泛在需求,比如查询冰箱状态,个人生命体征监测等。
需要对物联网中各种各样的物体进行操作的前提就是先将他们连接起来,低速网络协议是实现全面互联互通的前提。
物联网背景下连接的物体,既有智能的也有非智能的。
;低速网络协议为了适应物联网物体特征
多样性
低成本
低带宽
低功耗
低通信半径
低计算能力
;红外(Infrared Communication)
蓝牙(Bluetooth)通信协议
IEEE 802.15.4/ZigBee协议
体域网(Body Area Network) 协议
容迟网络(Delay/Disruption Tolerant Network)协议
;10;7.1 低速网络协议概述
7.2 红外线通信
7.3 蓝牙
7.4 802.15.4/ZigBee
7.5 体域网
7.6 容迟网络
;红外通信技术利用红外线传输数据,比蓝牙技术出现更早,是一种较早的无线通信技术。
特点
红外通信采用的是875nm左右波长的光波通信,通信距离一般为1米左右。
设备体积小、成本低、功耗低、不需要频率申请等优势
缺点
设备之间必须互相可见
对障碍物的衍射较差
;1995年,红外数据协会(IrDA)就红外通信的通信标准达成一致,约有120 家以上的厂商支持红外通信标准。
1996年底,IrDA1.1标准颁布,红外数据通信最大传输率达4Mbps。
截止到2006年,红外通信技术已经拥有每年一亿五千万套的设备安装量,并保持每年40%的高速增长。
红外通信主要应用于家电遥控器、汽车防盗、游戏等领域。
由于通信距离、速率和可见性等限制,红外通信慢慢的被更低频率的蓝牙和Wi-Fi所取代。
红外设备在通信过程中不能移动使得该技术很难用于外部设备,比如说鼠标、耳机上。;2008年,KDDI公司在Wireless Japan 2008上演示了数据传输距离为1Gbps的红外线通信规格“Giga-IR”。
此外,红外通信技术在手机移动支付的应用潜力也不可小觑。
;7.1 低速网络协议概述
7.2 红外线通信
7.3 蓝牙
7.4 802.15.4/ZigBee
7.5 体域网
7.6 容迟网络
;蓝牙(Bluetooth)名字来源于10世纪丹麦国王Harald Blatand-英译为Harold Bluetooth。
1994年,瑞典爱立信公司研发了一种基于个人操作空间(personal operating space, POS)的短距无线通信技术,并用Blatand国王的名字命名。;蓝牙标志由Scandinavian公司设计。标志保留了它名字的传统特色,包含了古北欧字母“H”,看上去非常类似一个星号和一个“B”,在标志上仔细看两者都能看到。
;1998年,蓝牙技术由蓝牙特别兴趣小组(Bluetooth Special Interest Group)成立,成员包括爱立信、IBM、Intel、东芝和诺基亚等国际通信巨头。
1998年3月,蓝牙技术成为IEEE 802.15.1标准。
蓝牙技术的物理层采用跳频扩频结合的调制技术,频段范围是2.402GHz-2.480GHz,通信速率一般能达到1Mbps左右。
蓝牙设备有两种可能的角色,分别为主设备和从设备。
同一个蓝牙设备可以在这两种角色之间转换。
一个主蓝牙设备可以最多同时和7个从设备通信。
;截止到2010年7月,蓝牙特别兴趣小组共推出六个版本V1.1/1.2/2.0/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