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内吸传导性杀虫剂大全[完整版].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ORD资料整理 完美格式可编辑 内吸传导性杀虫剂大全(完整版)   一、内吸传导性杀虫剂的特点   由于内吸性杀虫剂在植株体内具有内吸传导作用,因此,这类杀虫剂具有与其他杀虫剂不同的特点。具体地说有如下几点:   用途更广泛   内吸性杀虫剂的使用方法多种多样,既可作种子处理、土壤处理,又可进行叶面喷洒。叶面喷洒时不像触杀性杀虫剂那样对均匀度要求过严,一般情况下只要喷洒到位,便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有较强的选择性   多数内吸性杀虫剂有较强的选择性,一般对刺吸式口器害虫特别有效。喷洒在植物表面后,能迅速被植物吸收到体内;用作种子处理或灌根、涂茎、土壤处理时,传导量大,药效持久,对保护天敌和益虫非常有利。   能有效杀灭隐藏害虫   某些害虫能钻到叶表皮内,或卷叶、钻蛀等,内吸性杀虫剂的杀虫效果不受这些隐藏方式的影响,能将隐藏的害虫有效地杀死。   不受降水的影响   如施药后不久即遇大雨,触杀性杀虫剂易被雨水冲刷流失,既浪费药剂又污染环境;而内吸性杀虫剂由于容易渗透到植物体内,几乎不受雨水冲刷的影响。   省工、省药    有许多内吸杀虫剂的残效期较长,一次施用可维持一个月的杀虫效力,既省工又省药。   但多数内吸性杀虫剂对人畜的毒性很大且有残毒,在使用时特别要注意。如处理对象为食用植物,则必须考虑施药后的安全间隔期和收获产品的农药残毒等问题。不能与活菌混用。   二、内吸传导性杀虫剂的种类和主要品种   内吸传导性杀虫剂品种中,属于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有机氮类的以及烟碱类的品种较多。有机氯类杀虫剂中除林丹有微弱的内吸作用外,其他品种几乎没有内吸作用;而常见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都没有内吸作用。内吸性有机磷杀虫剂多数品种毒性高,有不少品种因为毒性太高、或残留时间太长而被禁止使用,如内吸磷等。   去年年底淘汰的五个有机磷类高毒品种中有甲胺磷、久效磷、磷胺三个品种是内吸性杀虫剂。当然,在近几年推广应用的几个低毒杀虫剂品种中,吡虫啉、氟虫腈等也是内吸性杀虫剂。常见的内吸性杀虫剂品种列举如下。   1.有机氮类杀虫剂   杀虫双    ①作用机理与特点   杀虫双属于沙蚕毒素类杀虫剂,是一种神经毒剂,昆虫接触和取食药剂后表现出迟钝、行动缓慢、失去侵害作物的能力、停止发育、虫体软化、瘫痪、直至死亡。杀虫双有很强的内吸作用,能被作物的叶、根等吸收和传导。   ②主要制剂   18%水剂、45%可溶性粉剂、3.6%大颗粒剂等。   ③防治对象   水稻螟虫、纵卷叶螟、稻苞虫、蓟马、叶蝉、飞虱,蔬菜菜青虫、小菜蛾、菜螟虫;玉米粘虫、苹果蚜虫、梨星毛虫、柑桔潜叶蛾、达摩凤蝶等。     杀虫单   ①作用机理与特点   杀虫单是杀虫双的相近品种,杀虫双是双钠盐,杀虫单是单钠盐。杀虫单也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沙蚕毒素的类似物,进入昆虫体内迅速转化为沙蚕素或二氢沙蚕毒素。该药为乙酰胆碱竞争性抑制剂,具有较强的触杀、胃毒和内吸传导作用,对鳞翅目害虫的幼虫有较好的防治作用,该药主要用于防治甘蔗、水稻等作物上的害虫。   ②主要制剂   90%可溶性粉剂、50%泡腾粒剂以及与其他农药复配的可湿性粉剂等。   ③防治对象  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纵卷叶螟、菜青虫、甘蔗螟、玉米螟等。   杀虫安和杀虫单铵   ①作用机理与特点    属有机氮类仿生性沙蚕毒系杀虫剂,杀虫安为双铵盐,杀虫单铵为单铵盐。杀虫安与杀虫双同类,前者为铵盐,后者为钠盐。对害虫有胃毒、触杀、内吸传导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为药剂进入昆虫体内后转化为沙蚕毒,阻断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传导作用,使昆虫麻痹、瘫痪、拒食死亡。防治水稻害虫药效显著,持效期长,对水稻安全。   ②主要制剂   18%杀虫安水剂、50%杀虫安可溶性粉剂以及与其他农药复配的可湿性粉剂。   ③防治对象   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钻心虫、菜青虫、棉蚜、小菜蛾幼虫、红蜘蛛、大螟幼虫。   杀螟丹   ①作用机理与特点     沙蚕毒素的一种衍生物,广谱,可用于防治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双翅目等多种害虫和线虫。对捕食性螨类影响小。其毒理机制为阻滞神经细胞接点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传递冲动作用,使昆虫麻痹。   ②主要制剂   50%可溶性粉剂、4%颗粒剂。   ③防治对象   杀螟丹能用于防治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双翅目等多种害虫和线虫,对捕食性螨类影响较小。   杀虫环   ①作用机理与特点   是沙蚕毒素类杀虫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也有一定的内吸和熏蒸作用,且能杀卵。对害虫的毒效较迟缓,中毒轻者有时能复活。它在植物体中消失较

文档评论(0)

文档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