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通过舆情监测分析今日头条和腾讯“互撕”背后的短视频领域现状
新浪舆情通-政务舆情大数据服务平台,为政企用户提供舆情监测、预警、分析、报告等服务。
近日,腾讯和今日头条爆发口水战最终演变成了相互诉讼。起因是5月30日,新华网发表题为《多少道文件才能管住网游对少年儿童的戕害?》一文,今日头条在当日晚间以《新华社:要多少文件腾讯才肯收手》为题进行了全网推送。 对此腾讯公关总监张军在微博喊话今日头条:“奉劝友商,别那么迫不及待嘛,改标题,改来源,全网推送,你还有什么做不到?!”今日头条的回应则是,百度新闻APP首先修改的标题。
6月1日,腾讯发布公告称,起诉今日头条、抖音两大“头条系”公司,称其严重侵害了腾讯的公司声誉,索赔人民币1元,要求两家公司在自有新闻媒体平台全量推送公开道歉,并暂定相关合作。对此,抖音回应称,“相关合作”是什么?解释权属于腾讯,但看起来,分享是不可能继续分享的了。我们衷心祝愿,在这个没有抖音的朋友圈里,微视能改进产品,能如鱼得水,能一统天下。
6月2日,今日头条也表示,腾讯利用垄断地位以各种理由、多次进行不正当竞争的行为。针对其中的“腾讯QQ空间拦截、屏蔽头条网页链接”“腾讯安全管家作为安全软件拦截、屏蔽头条网页链接”,今日头条已经起诉腾讯,要求腾讯公司立即停止一切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公开赔礼道歉同时赔偿今日头条公司共计9000万人民币的经济损失。
然而,这场演变成相互“诉讼”的互撕,并非今日头条和腾讯在近日的首次交锋。就在今年5月,两家企业围绕短视频业务已多次掀起“口水战”,张一鸣和马化腾两位大佬均亲自上陈“搏杀”。吃瓜群众看得不亦乐乎,但专业人士却看出端倪,他们称,腾讯和今日头条‘水火不容’的背后是短视频风口的来临,一场短视频布局争夺战正在悄然上演。
短视频火爆2018第一季度 抖音上演“带货”大戏
2017年至今,短视频的确呈现出飞速发展的状态。据第三方数据机构QuestMobile 显示,2017是短视频当之无愧的爆发元年,用户规模翻倍达到 4.1 亿,较2016年同期增长率达 116.5%。此后,短视频继续快速发展,截至2018年3月,短视频月活跃用户达4.6亿,同比增长14.37%,大约平均每两个移动网民中就有一个短视频用户。
通过舆情监测得知经过2017年的预热,在2018年初,短视频呈现出爆发式的发展趋势。据微热点数据显示,在2018年1季度,短视频相关网络声量为2.47亿,较2017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28.54%;其网络传播热度指数几乎触顶,高达98.76(指数范围0-100)。
在2018年1月-5月,通过舆情监测软件发现今日头条旗下的“抖音”以21.99的热度指数,荣登“短视频APP网络传播热度指数榜”榜首。“海草舞”、“小猪佩奇”、“手势舞”、“地铁撩人套路”、“加薪舞”、“江小白+雪碧”、“拿菜换肉”等流行“梗”均借由抖音火遍全网。很多网友都过着“日刷抖音三百遍”的生活,更网友直呼“中了抖音的毒”,新媒体业界也出现了“两微一抖”的说法,甚至西安、重庆、济南、厦门等城市也因为抖音贴上了“网红”的新标签。抖音的火爆堪称现象级。
除了人气火爆,内容洗脑外,抖音的“变现”能力也不容小觑。抖音上流行过得薄饼锅、蟑螂抱枕、太阳花音箱、小猪佩奇手表、毛笔酥、“椰子灰”冰激凌等都变成了爆款商品,甚至出现断货现象,连卖家都猝不及防。
据媒体报道,2018年3月抖音的月活跃用户实现上亿,同样是在3月,抖音出现了购物车按钮,点击后便出现商品推荐信息,能够直接链接到淘宝。部分媒体表示此举会使得抖音成为电商界的流量新宠,其已不再是一款单纯的娱乐APP。5月中旬,“抖音上线自有店铺”的消息曾被多家媒体报道,在当月共产生舆情信息量1093条,其中媒体报道577条。虽然最后有关负责人否认了该种说法,表示抖音达人的个人店铺只是抖音购物车功能的一部分。但这一“乌龙”也足以说明,电商属性已加身的抖音,任何一个举动,都会引来舆论的猜测。
对于抖音在电商领域的尝试,有的网友预测了抖音今后的发展模式,例如:@不想做流氓的文盲 称“先开始导流到淘宝,之后一旦用户形成使用习惯,头条便开始做自己的电商系统了。”也有的网友惊喜于抖音的改变,例如,@铜皮山楂 称“这次在抖音看到好玩的东西,不用苦于无处购买了,点击广告直通淘宝店铺购买,讲真的,这精准,这转化率看起来有点吓人。这才是视频购物的正确打开方式!”
截至5月底,抖音的日活几近突破1.5亿,月收入也稳定在7亿元-8亿元。真可谓坐拥巨大流量,掌握无限商机。
BAT争抢布局短视频 能否搅动局势仍是未知
在现象级APP爆红的背景下,BAT开始重新审视短视频行业。三巨头虽然在该领域均已有过尝试,但亮点不足,反响平平。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火爆全网后,阿里、腾讯、百度蠢蠢欲动,纷纷开始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