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思想的道论及其生命治疗之义涵谢君直-南华校务行政系统.PDF

老子思想的道论及其生命治疗之义涵谢君直-南华校务行政系统.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老子思想的道论及其生命治疗之义涵谢君直-南华校务行政系统

興大人文學報 第六○期,頁 35-64 二○一八年三月 老子思想的道論及其生命治療之義涵 謝君直 * 摘 要 本文以老子思想的「道」觀念為問題意識,採國學進路與哲學進路為研究方法, 探討「道」的理論內涵。本文首先分析天道與道在古典文獻的義涵,進而比較老子之 「道」的蘊義,說明道的形而上意義主要理解為價值觀念的依據,此是老子經由批判 天下失道,指出回歸大道乃為人道之路向,引導吾人體會道在人世間的價值義,並對 「道用」有所體現。而體用關係即反應為道的實踐性,其乃依不禁不塞、無為而無不 為、致虛守靜、守柔不爭等工夫,將道的理論與實踐結合,是為老子道論的真理。而 且,由「道」而來的理論啟示吾人理解老子哲學具有文化治療學的意義,此可分別由 生命哲學與淑世思想,確認老子哲學的道論一方面對治生命實踐的弊病,啟發人們以 回歸大道來療癒生命活動的精神失落,另一方面吾人對道的實踐可以回復心靈生命的 本真內涵,而使生命保有價值意義的生活實踐的可能。是以本文結論老子的道論做為 哲學智慧而言,絕非反對文明進程與否認物質的客觀存在,而是面對世界文明的高度 發展與物欲的擴張,提供常保精神生命的契機。 關鍵詞:道德經、道體、道用、價值理序、文化治療學、生命哲學、淑世思想 * 南華大學人文學院生死學系副教授 (收稿日期:106.10.11 ;通過刊登日期:107.03.20) 35 謝君直 興大人文學報第六○期 一、前言 1 「道」字本非老子《道德經》首先使用,而且在先秦典籍中與「道」結合所形 成之複合詞亦多有所見,如「道德」、「道義」、「道學」、「道藝」、「道理」、「道術」等。 唯察《道德經》中「道」字 73 見,分別散見於 37 章中,「道經」部分出現31 次,共 18 章述及;「德經」部分出現42 次,共 19 章述及。這不僅顯示先秦古典未有如《道 2與「德 德經》這般專論「道」概念,而且「道經」「德經」之分除了顯示上下篇之別, 經」〈三十八章〉開始敘述「德」的篇章多於「道經」部分外,「德經」部分其實表述 「道」的篇章更多於「道經」,顯示出《道德經》乃普遍地重視「道」概念。然而,什 麼是「道」?為何老子哲學問題的答案是「道」?察延續《道德經》所述「道」而形 成的闡釋、論述與學術發展,自古及今,可謂蔚然成老子哲學道論的學海。如《莊子‧ 大宗師》云:「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 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 3可謂善解。〈知北遊〉中載東郭子 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 4 問道何在,「每下愈況」亦是名言。河上公注《道德經‧一章》「道可道,非常道」謂 一般稱「道」乃「經術政教之道」,而「常道」乃「自然生長之道」,且「常道當以無 5則是養生觀點。乃至憨山以 為養神,無事安民,含光藏暉,滅跡匿端,不可稱道 」, 1 因行文區分,本文以老子指稱《道德經》或《老子》是書思想之作者,以《道德經》指稱先秦 圍繞「老子」人物所形成的文獻。又本文所引原文據王弼, 《老子道德經注》,本自樓宇烈,《王 弼集校釋》 (臺北:華正書局,1992 年)。下引《道德經》文獻、王弼注文與王弼相關文獻皆同 此,樓宇烈先生的斠勘逕自引用,不另予註明。 2 老子著書分上下篇見於《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云:「……於是老子迺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 五千餘言而去」。北京大學於2009 年由海外收藏一批西漢竹簡,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規劃 分七卷出版,其中第貳卷《老子》即作「上經」「下經」之分,且「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