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教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 PAGE \* MERGEFORMAT 1 15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15个生字,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写“洪水、经常”等1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 1.会认本课15个生字,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写“洪水、经常”等1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谈话:禹是我国古代一位治水英雄,世世代代被后人称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禹治水的故事。 2.相关链接:大禹是谁? 大禹,姓姒,亦称大禹,夏禹,上古治水英雄。远古时期,天地茫茫,宇宙洪荒,人民饱受海浸水淹之苦。舜命禹继续治水。他从冀州开始,踏遍九州进行实地考察,决定采用因势疏导洪水的办法。“三过家门而不入”和吃苦耐劳、克已奉公的忘我精神被传为千古佳话,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三、识字写字 1.出示会认字,引导学生识记、观察字形、读一读,并组词; 2.引导学生识记多音字:难。 3.检查识字情况:摘苹果; 4.理解词语:试着把词语和相应的意思连起来(不做重点,了解即可); 5.出示会写字,引导读一读,并组词、造句; 6.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观察特殊笔顺在田字格中的具体位置及书写的要点,指导学生书写;教师范写部分重点字形; 洪:左窄右宽,第二笔点在横中线上,第五笔竖在竖中线上。 灾:第一笔点在竖中线上,第六笔撇从竖中线上起笔。 道:笔顺先里后外,“辶”捺要长,“首”略瘦长。 业:两个竖在竖中线的左右两边。 7.练一练:巩固多音字识记。 四、指导朗读 1.引导学生自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师指导重点语句: (1)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大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百姓和牲畜,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 朗读本段时,语速要缓慢。尤其读“很久很久以前”时,要放慢速度, 给人很久远的感觉;第二句的几个动词要重读。 (2)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十三年。这十三年里,他到处奔走,曾经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口。可是他认为治水要紧,一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 朗读指导:禹为治洪水不辞劳苦,我们要用赞美的语气来读,“十三年”“三次”“一次”要读得重一些。 五、本课小结 说一说: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示例:我们从读中感受到了古时候洪水的凶猛,以及大禹治水的艰难。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复习导入:摘苹果:巩固生字识记。 2.想一想:大禹是如何治水的?(核心问题) 二、品读释疑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为什么要治水?(串珠问题1) 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大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百姓和牲畜,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 因为洪水经常泛滥。大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百姓和牲畜,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所以必须治水。 2.默读2—4自然段,从课文原文中用下划线画出谁治过水,分别采用什么方法治水?(串珠问题2) 洪水给百姓带来了无数的灾难,必须治好它。当时,一个名叫鲧的人领着大家治水。他只知道筑坝挡水,九年过去了,洪水仍然没有消退。他的儿子禹继续治水。 这个过渡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前半句总结了上文,后半句引出下文——要治水。 3.阅读方法解密:过渡句。 4.品味一下描写大禹治水的句子,说一说大禹是个怎样的人?(串珠问题3) 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十三年。这十三年里,他到处奔走,曾经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口。可是他认为治水要紧,一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 “十三年”说明禹离开家乡很久很久,说明他治水决心大。 从“到处奔走”一词可以看出禹为了治水到处实地考察地形,一心寻求最佳治水方案,很务实的工作态度。 “三次路过”而“一次也没有进门”可以看出禹为百姓做事专心致志、不辞劳苦、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 5.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疏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洪水终于退了,毒蛇猛兽被驱赶走了,人们把家搬了回来。大家在被水淹过的土地上耕种,农业生产渐渐恢复了,百姓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禹采用开通河道、疏导的办法治水。

文档评论(0)

考试资料大全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