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三食六源性寄生虫
寄生部位 成虫:人的小肠内 囊尾蚴:牛的组织 终宿主:人 中间宿主:牛等动物 感染期:牛囊尾蚴 感染方式:经口 小节 致病 牛带绦虫病 孕节自肛门逸出,肛门瘙痒。 腹痛与恶心常在晨间明显,腹泻、便秘、 食欲亢进或减少、体重减轻等。 呕吐及发热,贫血、失眠、乏力、 头晕、头痛、 诊断 流行 同猪带绦虫 防治 旋毛形线虫 (Trichinella? spiralis?) P329 简称旋毛虫(Spiralworm) 成虫和幼虫分别寄生于同一宿主小肠和肌细胞内,由其引起的旋毛虫病(trichinelliasis,trichinosis )是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之一。 简 介 1.成虫 线状,微小, ♀3-4mm ,♂1.4-1.6mm 子宫中段含虫卵,后段充满幼虫,自阴门产出,卵胎生 形 态 Adult Male Female 2.幼虫囊包 宿主横纹肌细胞内,长约1mm,卷曲于梭形的囊包中,其纵轴与肌纤维平行。一个囊包内通常含1~2条幼虫。 生 活 史 成虫 十二指肠和空肠 幼虫 囊包 钙化 成虫 幼虫 胃 食入含活幼虫囊包的肉类 入肠粘膜再返回肠腔 蜕皮四次 人体内 入肠黏膜下小淋巴管和小血管 横纹肌 生 活 史 寄生部位:成虫 小肠,幼虫在横纹肌 感染期:幼虫囊包 感染方式:经口,食入活囊包的肉类及制品 致病阶段:幼虫、成虫 诊断阶段:幼虫及囊包 保虫宿主: 广泛,猪、犬、鼠、猫、熊、野猪、狼、狐等 特点: 成虫和幼虫可寄生在同一宿主体内,无外界自由生活阶段, 但必须更换宿主,才能完成生活史。 致 病 分为三期: 1.侵入期 幼虫脱囊并钻入肠黏膜发育为成虫的阶段,部位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又称为肠型期。 临床表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同时伴有厌食、乏力、畏寒、低热等全身症状,极易误诊为其他疾病。 病程:1周 2.幼虫移行期 新生幼虫随淋巴、血循环移行至全身各器官及侵入横纹肌内发育的阶段 ,又称肌型期。 致病机理:机械性损害+分泌物的毒性作用 所经之处的炎症反应(血管炎+肌炎)。 临床表现:发热、水肿,血中Eos增多; 突出症状:全身肌肉酸痛、压痛,以腓肠肌、 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疼痛最明显。 侵犯咽喉肌:吞咽困难和语言障碍; 肺:出血、肺炎、气管炎、胸膜炎; 心脏:心肌炎; 脑:脑膜炎、颅内高压 可因心衰、呼吸道并发症、败血症死亡 病程:2周-2月 3.囊包形成期 肌组织由损伤到修复的过程。随着虫体的长大、卷曲,幼虫寄生部位的肌细胞逐渐膨大呈纺锤状,形成梭形的肌腔包围虫体,结缔组织增生而形成囊壁。 囊包内幼虫钙化,患者全身症状逐渐减轻或消失,但肌肉疼痛仍可持续数月。 Facial and periorbital edema 舌肌中散在的旋毛虫幼虫囊包 诊 断 1.询问病人有无食入过生肉或未熟肉的病史 2.病原诊断 活检法,自患者腓肠肌或肱二头肌取样,经压片或切片镜检有无幼虫及囊包。如果患者尚有吃剩的肉,亦可用同法检查,以资佐证。但阳性检出率仅50%。 3.免疫诊断 旋毛虫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血清学方法可协助诊断。ELSIA:特异性强、敏感性高。 流 行 呈世界性分布,但以欧洲、北美洲发病率较高。 是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目前已知有百余种哺乳动物可自然感染旋毛虫病。猪为主要动物传染源。 幼虫囊包的抵抗力较强,能耐低温。晾干、腌制、涮食等方法常不能杀死幼虫。 生食或半生食受染的猪肉是人群感染旋毛虫的主要方式,占发病人数的90%以上。 旋毛虫感染病例的地区分布 防 治 1. 加强教育,防止病从口入; 2. 加强肉类检疫; 3. 治疗病人。 药物:阿苯达唑 20mg/kg/d ,连服7~10 天 。 旋毛虫病例一例 患者,男,23岁,藏族,农民。以全身酸痛,浮肿,伴红疹9天为主诉入院。患者入院前9天,全身酸痛,阵发性。咳嗽,不易咯出痰液。发热盗汗,下肢水肿,压之凹陷。逐渐延及全身,眼皮水肿明显。全身出现红疹,胸背部及上肢明显。肌痛加重,感全身无力,需要人扶上床。吞咽困难,心慌气促。曾在当地医院治疗无效果,转入我院。? 初诊:皮肌炎。取腓肠肌送病检,镜检:肌纤维间见旋毛虫形成的囊包,囊内见幼虫卷曲,包囊呈梭形,长轴与肌纤维长轴平行,周围可见慢性炎细胞浸润。诊断:(腓肠肌)旋毛线虫病。 讨论:西藏地区的农民有喜食生牛羊肉及猪肉的习惯。幼虫经肠粘膜进入血循环,经过肺组织时引起肺部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buntuLinux操作系统第2版(微课版)钟小平课后习题答案.doc VIP
- 输电线路三跨的经验分享.ppt VIP
- 电动汽车分布式驱动系统动力学分析与优化设计.docx VIP
- 专题1.4数轴与动点经典题型(四大题型)(原卷版+解析).docx VIP
- 幼儿小蝌蚪找妈妈绘本ppt课件.pptx VIP
- 磷酸铁行业现状.docx VIP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后习题答案(2018版).pdf VIP
- 6.1 树立法治观念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pptx VIP
- GB_T 43933-2024 金属矿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规范.pdf VIP
- 车牌识别系统软件使用说明8.1软件基本设置.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