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表演杂糅山水实景奇观表演的空间编码-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第23卷 第3期 浙 江 传 媒 学 院 学 报 Vol23 No3
2016年6月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June 2016
表演杂糅: 山水实景奇观表演的空间编码
濮 波
摘 要: 文章以张艺谋等人的 《印象系列》、 谭盾的 《水乐堂 ·天顶上的一滴水》, 以及 《2008年北
京奥运会开幕式》 作为案例来说明全球化时代一种空间性维度的表演兴盛, 且形成一种山水实景奇观表演
的模式, 其空间编码体现了包含诸多杂糅性———跨文化杂糅、 跨媒介杂糅和可调节的杂糅等在内的特征。
这种杂糅是中国艺术家依托本土元素融入全球化时代的一种策略。
关键词: 表演杂糅; 山水实景; 奇观; 空间编码
作者简介: 濮 波, 男, 讲师, 文学博士。 (浙江传媒学院 电影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 - -
中图分类号: J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6552 (2016) 03 0122 08
一、 全球化时代空间维度的表演
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景观是空间维度的表演的兴盛。 当我们发现表演可以取代戏剧的时候, 或者
说表演开启了剧场时代的时候, 事实上我们已经认同了当今社会中的一些空间维度的表演之兴盛的事
实。 这里面的逻辑关系是: 首先, 表演作为一种解构性的力量, 它所要瓦解的本身就是过去戏剧中牢
牢以时间性维度为准则的那套戏剧法则。 因此, 表演的兴盛背后势必含有空间性表演维度的兴盛这样
的自然逻辑。 就是说表演的兴盛和空间性维度的表演的兴盛其实是一回事; 其次, 这种空间维度的表
演兴起, 与赋予整个社会转型的力量, 那种空间性思维和空间转换认知得到普及之事实的逻辑也是相
通的。
相对于过去戏剧中的时间性维度的张扬和垄断, 全球化时代出现的空间性维度为主导的 “新图
像”, 可以归结为表达当代人对 “表演” 的一种行为、 意象、 结构、 主题的整体性认知能力 (这种表演
能力包括文本性和身体性的: 感觉、 触摸、 交往、 文化、 历史、 图形转换、 象征、 隐语、 反讽等等)
的综合。 它是一种随着我们知识集聚、 对历史和宇宙的认识图像转型以及视野扩展等诸多因素推动的
一种思维方法。
这种空间性的思维, 也与戏剧学家、 社会学家乃至人类表演学家在新世纪的重要理论和术语的突
破、 发现有关。 比如, “国际性的表演认知能力” 这个术语, 是美国戏剧理论家简奈尔 瑞奈特 (Janell
Reinelt) 在其发表自美国 《戏剧评论》 的论文 《人类表演学是帝国主义的吗? (第二部分) 》 中首次提
出来的。 他认为在当今社会中我们需要一种特别的能力来适应全球化的潮流, 也要对传统的认知能力
做调整, 具备一种 “国际性的表演认知能力”。 这就是这个概念的来由。 同时, 他这样解释 “国际性的
表演认知能力” 的重要性: “传统的观点认为, 认知能力意味着读和写的能力, 通过书面媒体和文化进
[1]
行交流的能力。 通俗一点就是听、 说、 读、 写。 而新的舞台认知, 需要超越这种传统能力。 无独有
偶, 在2002年出版的 《人类表演学导论》 一书中, 理查德 ·谢克纳希望大家注意到 “多样认知能力的
爆发” 这种现象, 指出人们越来越具有身体的、 听觉的、 视觉的等等能力, 而这多样的能力就是 “表
[1]
演性”。 他十分强调当代人 “多样认知能力的爆发” 之现象。 其实, 比谢克纳更早的1982年, 欧洲戏
剧理论家帕特里斯 ·帕维斯 (Patrice Pavis) 就对 “舞台语言” 进行解构, 强调它是当代人已然或者必
须具备的一种全新的认知结构能力, 包括视觉意象、 身体活动、 文化记忆和本土的流行文化等社会交
第3期 濮 波: 表演杂糅: 山水实景奇观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