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章明朝法制度
第十章 明朝法律制度
一、历史概况
年代,1368——1644年。
废丞相制。
六部尚书与通政使、左都御史、大理卿合称“九卿”。
内阁制。
“一条鞭法”。
二、法制指导思想
1、“刑乱国用重典”
“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刑乱国用重典” 。
2、法贵简、严。
3、礼法结合,明刑弼教。
三、法律渊源
1、《大明律》
2、《大明令》
3、大诰与榜文
《尚书·大诰》,周公东征殷遗民时对臣民的训诫。
4、条例
“律者,常经也;条例,一时之权宜也”
弘治十三年(1500年),《问刑条例》,二百九十七条。
5、会典
是按朝廷六部官制的结构编纂的,以各类行政典章制度为主的法律汇编。仿照《唐六典》、《元典章》等 。
四、身份法
1、社会分层
贵族,皇族宗室、外戚、功臣。
士大夫,童生、秀才、举人、进士。
官员。
平民,军、民、匠、灶户。
贱民,雇工人、奴婢。
贱役,倡、优、皂、卒。
2、婚姻家庭
明律律首有“三父八母图”以明确父母子女的服制关系。
“三父”指同居继父、不同居继父、从继母嫁继父三种不同情况的继父。
“八母”是养母、嫡母、继母、慈母、嫁母、出母、庶母、乳母。
五、刑事法
1、通例
(1)确立“比附”类推的原则
明律规定:“若断罪无正条,引律比附。应加、应减,定拟罪名,转达刑部议定奏闻”。
如扯破宝钞比照弃毁制书(皆斩);骂三品以上官长比照骂祖父母、父母(斩)等。
(2)涉外案件
明律规定:“凡化外人犯罪者,并依律拟断。”即一律以明律论处。
类似于近现代的“属地法”主义。
2、刑罚
继承唐律以来的五刑体系并有所发展。
徒流刑必须附加杖刑。
实际司法中尚适用凌迟、充军、迁徙、枷号、刺字、廷杖等刑。
3、罪名
“轻其所轻,重其所重”。
即“事关典礼及风俗教化等事,唐律均较明律为重;贼、盗及有关帑项、钱粮等事,明律则又较唐律为重。”
另,特设 “奸党”罪 、“交结近侍官员” 等
而对一些轻微触犯礼教、典礼的罪名,处刑比唐律要轻。
如列入“不孝”的闻父母丧匿不举哀,处杖六十,徒一年(唐律为流二千里);祖父母、父母在,子孙别籍异财,处杖一百(唐律为徒三年)。
六、财产法
1、永佃权
是一种永久占有、耕种他人土地的权利,属于用益物权,以交付佃租为义务。
“一田二主”、甚至“一田三主”。
2、明朝典正式入律
典、卖并有明确区分。
七、司法制度
1、司法机构
中央三法司,刑部、大理寺、都察院。
地方,分为省、府、县三级。省一级设提刑按察司。
军人司法审判系统。
所镇抚、卫镇抚司、省断事司、五军断事官四级司法体制。
特殊的司法机构,厂卫组织。
2、诉讼审判制度
严禁诬告、越诉。
提倡无讼、息讼。
“申明亭”, “乡约” 。
会审制度的完备
——“热审”、“朝审”、“大审” 。
文档评论(0)